“史上最严”入学季 “打工子弟”如何上学?
新华网北京6月17日电(记者丁静)刚刚过去的周末,北京市不少小学迎来报名日。与城区部分学校排队报名的火爆情况相比,一些专门招收打工人员子女的民办小学却“一个孩子都招不到”。“史上最严”入学季,打工人员子女如何上学? 北京市昌平区智泉学校高峰期曾有1200名学生就读。智泉学校校长秦继杰告诉记者,截至16日学校没有收到一个学生。 “一方面大部分打工者拿不到‘五证’,另一方面,符合政策的学生都被安排到公办学校了。所以我们学校一个符合政策的孩子都没招到。”秦继杰说,“但有不少办不齐‘五证’的家长到学校来咨询。” 北京市海淀区行知学校校长易本耀说:“大约有200名办不齐‘五证’的家长来咨询报名,到时候不让他上也不行啊。” 秦继杰告诉记者,即便没有借读证,部分孩子的父母也表示不会离开北京。他们在北京工作,不愿意和孩子分开,或者老家也没有照顾孩子的条件,他们最终还是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留在北京。易本耀说,一部分不符合政策的孩子打算今年先入学,明年从老家办了学籍再通过转学的方式进入北京。 今年,北京市幼升小针对非京籍儿童严格“五证”审核,打工人员子女就学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认为,打工人员往往缺乏话语权,政府应该加强对其随迁子女的政策配套。在非京籍进城务工人员特别集中的区县,不仅要酌情扩大公办学校容量,还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办学,可适当购买民办学校服务,多措并举,满足非京籍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基本需求。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孟繁华认为,北京市允许持有“五证”子女在京就读小学是公平正义的体现。而“五证”之外的小学入学问题回到原籍解决,也是在最大限度保障公平正义的前提下,保持正常教育秩序的基本规制。 统计显示,今年北京市共有160575人参加小学入学信息采集,其中非京籍人数约占三分之一。 |
关键词:北京市|公平正义|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中心主任|三分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