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次县编织厂:指尖上的“红火时代”
这5间旧房就是从安次县编织厂划出去的橡胶厂的压胶车间。 ▲韩宝善手绘的安次县手工业皮麻生产合作社原貌,早期被称为安次县编织厂。 在新月小区与汇源名居小区交界处,只剩下5间破旧的老房子。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历史悠久、支撑着当地经济的手工业门类。这一座座厂房,繁华了一座座城市,留给人们许多关于劳动的记忆。今天,褪去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记者带您走进六十年前的安次县编织厂,去感受那指尖上的“红火时代”。 【翻阅历史】 翻阅《廊坊安次志》(2011年版),记者在“皮革”一节中,找到了安次县编织厂的发展历史。 安次皮革制品业由简单的小手工业加工各类杂皮,逐渐发展到加工禽兽皮、猪皮、车马用皮革和各类皮革,年生产加工6至8万件。皮革厂的前身是县皮麻竹业社和县柳编社两家合并改称的安次县编织厂,主要从事手工生产竹制农具、柳编、铁丝筛子和车马用具,这种生产形式一直延续到1969年。 1961年安次县编织厂更名为安次县皮麻生产合作社,1969年再次更名为安次县橡胶厂。1974年底,由安次县橡胶厂分出建立安次县皮革厂。1976年开始生产一部分皮包、人造革、塑料工业生产品和肥皂盒、包装袋等。1979年,厂内实行技术改造,造革、苫布、针织等几个以机器生产为主的新项目上马,原来的手工竹编、柳编制品被淘汰,只留下部分生产车马用具的小型机器,经济效益明显好转。1986年皮革厂先后组装试制生产了新产品,发条式塑料8音盒,成立一个用化学方法清洗锅炉管道的洁丽清洗部,并与北大街办事处联合建立纸张加工厂。年底,纸厂下马后,又组建景泰兰工艺品厂。是年,建成一个以生产琉璃型无机轻质防火瓦为主的新型建筑材料厂。1987年,皮革厂与纬编厂合并。 为方便读者理解记忆,在本文中,记者将使用“安次县编织厂”这一名称。 【足迹踏寻】 深红的墙砖、青色的瓦片、斑驳的木门……4月17日,记者来到市区光明西道新月小区与汇源名居小区的交界处,在一排排高楼旁,看到了5间破旧得有些与周围“格格不入”的老房。 据韩宝善老人介绍,这里曾是安次县编织厂的旧址,东起市第五小学门口,西至老房的西侧,占地15亩。后来,这里的一半厂房划归了橡胶厂,这5间房就是厂子里的压胶车间。 把时间倒退半个世纪,见惯了流水线生产的你,在这里,会看到这样原始而热闹的劳动情景:一捆捆柳条和兽皮刚从马车上被卸下来,就被工人们搬到车间。在皮麻车间,小伙子们清洗毛皮,然后去毛、上油、拉伸……一件皮制品,要经过个把月才能完工。而在柳编车间,白花花、绿葱葱的柳条在人们手中上下翻飞,变化出各种造型…… 繁星初上,车间里摇曳着明晃晃的油灯,为了完成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辛劳的工人们依然忙碌着…… 【人物对话】 本报记者武香君实习生何杰通讯员韩宝善文/图 讲述人:许金德人物档案:81岁,曾任安次县编织厂的第一任厂长,现住新月小区 32年零21天,是许金德在厂子里工作的年头。在采访中,老人坦言,打理这个厂子甚至比照顾自己的孩子要艰难。“1953年,南小街建立安次县皮麻竹业社,我任理事会主任。1954年,北昌村又建立了安次县柳编社。1956年,政府部门规划合作社,这两家就合并为安次县编制厂。柳编车间主要编制柳条制的箱子、笸箩、簸箕等生活生产用品,皮麻车间主要生产皮鞭、套包等马车上用的东西。建厂初期,皮麻销量特别不好,厂里有不少工人在外面开着私人作坊。县里定价卖8毛钱一个,他们就卖6毛,厂子竞争不过,连工人的工资都发不下来。厂里把这些人清了出去,留下七八个学徒,这才慢慢好转起来。” 那时,橡胶、塑料制品没有广泛普及,柳编制品就成了老百姓生产、生活的必要工具。而从安次县走出的柳编制品,以其轻巧、结实、耐用的特点,风靡一时。“最抢手的是柳条包,就是用柳条编制的箱子,大箱子里装小箱子,一共是四件,每天发出上百件。随着销量不断扩大,厂子渐渐发展起来,由80余人发展到140多人,共有两个大棚、60多间房,光原材料就摆了满满一个大院。最辉煌的时候,我们厂光纳税就纳了20多万元。” 1984年2月21日,许金德退休了,没有了他的厂子,虽尝试了许多技术改造,但依然没有留住柳编和皮麻。老人说,他常常梦见以前热闹的车间和忙得热火朝天的工人们,一觉醒来,心里总会有失落感:“时代进步了,大家都用上了塑料、橡胶制品,那些又土又旧又费时的商品,也该退出历史舞台了。但这种记忆会一直留在我心里,总也抹不掉。” 讲述人:高珍、高清云夫妇人物档案:76岁,77岁,均为安次县编织厂职工,现住呈祥紫园小区 来自安次区杨税务乡西储村的高珍,从13岁起就开始帮助父母编柳制品。“我那时主要编安全帽,基本上一个钟头一个,要是大件的东西,一天就编完了。别看柳条普普通通,编出来的东西却特别结实、耐用。就连取水的工具,都是柳条和棉线编成的。俗话说:竹篮打水一场空,用柳编成的水罐打水,一点也不漏,能装60多斤,比现在的桶装水容量大。” 1956年,老家发大水,高珍跟随父母搬到了廊坊镇西小街操场胡同,成了编织厂柳编车间的一名员工。由于工厂按记件的方式发工资,一个月下来,勤劳的他能挣50块钱,最多的时候能达到80元。编的年头久了,他也带起了徒弟,教授他们编柳编产品。“柳条分青柳和白柳,青柳指的是‘秋后雪打柳’,这种柳条比较结实,而白柳指的是‘入伏打柳’,这种柳条比较嫩,用手轻轻一捋,皮就下来了,里面的枝条又白又干净。青柳制品主要发往内蒙古,牧民出行的时候用它来装食品,而白柳主要做箱子,可以收纳衣服和被褥,这种箱子还出口过朝鲜呢,那时结婚都用它作嫁妆。” 高清云是高珍的妻子,也是厂子的职工,她和高珍常被评为劳动模范。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因为柳编他们结下一世姻缘。“我之前主要负责包箱子角,后来又做小竹车、竹筷子,再后来就做柳编,我一天能编7件呢。” 1962年,两人喜结连理。后来,为了养家,他们离开厂子,做起小买卖,虽然日子艰苦,他们却从不抱怨。想到这里,高清云感慨地说:“我挺感谢那段日子,让我们学会了同甘共苦。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孩子们有出息了,我们老两口终于享福了。”然而,高珍却有些担心:“柳编是劳动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创造出来的,我希望这个技艺能永远传承下去,要是失传了就太可惜了。”
|
关键词:安次,编织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