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土皇帝”为何多?
漫画:王进城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信息称,“近日,经四川省委批准,省纪委决定对雅安市委原书记徐孟加涉嫌严重违纪问题立案检查”。多家网站在报道这一消息时,不约而同地使用了徐孟加端坐会议桌前的一张图片,在其背后,是“人民服”三个字。虽然这明显是对“为人民服务”几个字的无意截取,但它似乎的确与徐孟加打“皇帝球”建立起了某种意味深长的逻辑。不过,这样的表达还是稍嫌晦涩,远不如“徐三多”的称号那样直白干脆。媒体均不介意这样报道:因为钱多、房多、女人多,徐孟加被人称为“徐三多”。在此之前被查处的杭州市原副市长许迈永,同样被舆论封以“三多”名号。有鉴于此,署名“小叮当”的论者撰文感叹:“三多”型书记能否“少”一些? 徐孟加到底有多少钱、多少房、多少女人,媒体显然还没有得到更确切的信息。但是至少有这样几件事,可以被媒体津津乐道:打“皇帝球”,也就是打球的时候对手“只许输、不许赢”,“谁要是敢在他们身上犯个规,他们立刻对场下叫嚣,‘查查看犯规者是不是流氓黑社会’。”顺便还把一名陪练女提拔为副县级官员;在体育馆内设“宴会厅”,把茅台倒入矿泉水瓶,以对抗“八项规定”。当然媒体同样乐意提起关于“徐三多”的两件事,一是芦山地震期间央视连线时,徐孟加因“说套话”被主播打断,并被指“溜须拍马”。二是今年初,徐孟加曾遭举报,“徐三多”之名也就在当时从网上流传开来,但对网络举报,雅安市政府指传闻是“个别人士无中生有”。 对于媒体能够报道的相关事实,敬一山在海外网评论说,这几乎是贪官落马后的“保留曲目”。每个贪官被立案调查后,媒体都能挖出其在任时的种种劣迹。相比于巨额贪污受贿,有些劣迹也许只能算是“小恶”;一般贪官落马,也多是因为巨额贪腐等“大恶”被揭发,如果“大恶”不被发现,“小恶”似乎就能被继续掩盖。他提醒道,不可否认,这些“小恶”的危害同样巨大。屡屡上演的落马官员劣迹“井喷”,是一种提醒:反腐的视角必须更开阔,不能“选择性反腐”;不能只重点关注官员经济领域的腐败问题,而对工作决策失误、生活作风等“小恶”无所应对。否则,待到官员“恶”做大了,才会引起纪检部门的注意,为时晚矣。 “小恶”非小。评论者尹于世记起赖昌星曾说过的一句话:“不怕官员有原则,就怕官员没爱好。”他由此在《广州日报》上指出,官员的小爱好,有时会形成以趣味和关系代替原则与法纪的小圈子。而在更多论者看来,“小恶”正是权力霸道的铁证。杨立波在《现代金报》上指出,“只许输、不许赢”的霸王规则,显然颠覆了体育比赛的显规则和有赢有输的基本常识。官员尤其是“一把手”即便是娱乐运动也理所当然享受“第一”的权力快感,其专横霸道作风可见一斑。刘小川的观点和他相似:徐孟加等人连工作之余的体育锻炼也要发挥特权的“魔力”,官僚主义作风可见一斑。同样发表在红网上的汪涛的评论则干脆指出———市委书记的“皇帝球”正是“官本位”的自娱自乐。 另一些论者不满足于仅仅论证权力的霸道,他们更想追问“徐 三多”何以当上“土皇帝”。红网上,夏余才所写评论的观点是:权力过大和缺乏监管约束,导致当权者自我欲望愈加膨胀。刘昌海在《现代金报》指出,贪官“三多”的背后必然是“一少”,是他们手里的权力缺少约束。洪信良则在《钱江晚报》上表示,女陪练成副县级官员,是个引发人对权色媾和联想的话题,但最该深入反思的,不在于权色交易的问题,而在于权力制衡的问题。 随着徐孟加被立案调查,也是时候重提雅安市政府对于网络举报“徐三多”辟谣之事了。从辟谣到立案,两条消息虽然相差了大半年,但是前者还是无情证实了后者才是无中生有的“传闻”。 在论者汪锡钰看来,雅安市政府此前言之凿凿的辟谣,倒成了为腐败分子张目的“谣言”,好不尴尬。他在东方网上认为,刘铁男也好,徐孟加也好,都不应由其领导的本级组织辟谣。即使辟谣了,公信力也差,公众也很难相信。因为谁都知道,无论是地区还是单位的一把手,在其治理的范围内,说啥算啥,想让谁辟谣,谁能、谁敢不照办?他甚至建议,不妨由有关部门作出规定,本级组织不得为其一把手发布辟谣声明之类的文字。对已是死老虎的“徐三多”,论者自然可以尽情围殴。这样的言论,不能说多有意义,但同样不能说无意义,关键仍在于能否做到了防范下一个“三多”的出现。而现在,随着“徐三多”的倒掉,我们更愿意关注的是他的“三多”到底是多少。 |
关键词:三多土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