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廊坊频道
新闻热线:0316-2339594  投稿邮箱:15831680538@163.com  通讯员群:218899266

廊坊的老胡同:青瓦土墙远去 留下的是冷暖记忆

http://www.hebei.com.cn 2014-04-02 10:26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胡同”源于蒙古语,元朝时称街巷为胡同,后成为北方街巷的通称。

  在铁路以南、光明西道以北,矗立着一栋栋现代化高楼。这里曾是南城根脚下的热闹地方。操场胡同、太平胡同、刘家胡同、程家胡同……这些纵横交错的胡同串起了人们的衣食住行。在当时的大背景下,住在这里的居民按照生产方式分为了西小农和西小副。

  如今,随着城市扩建,钢筋水泥将我们的生活逐渐蚕食,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四通八达的公路取代了平房和土道,房前屋后的邻居搬到了装修精致的高层里。在廊坊,许多老胡同渐渐倒下,慢慢从地图上被转移到了人们的记忆中。

  【翻阅历史】

  《廊坊安次志》(2011年版)关于城乡建设一编中记载:三角地是当时廊坊旧城的中心,以此为轴心向周围延伸出4条明街(东大街、北大街、南大街、西大街)和4条背街(旱桥街、西后街、南小街、西小街),里巷名称多取自姓氏人名。

  记者从韩宝善老人手绘的《1950年-1956年廊坊铁路南示意图》上看到,南大街以西、西大街以南构成的区域,就是这些胡同的位置,是如今汇源名居小区的位置。

  对于这片区域的称呼,记者没有从现有的史料中找到准确表述。但是在采访中,许多人不约而同的把西小农和西小副这两个词与这些胡同连在了一起。在《廊坊安次志》(2011年版)中记载:西小农(2000年10月区划调整后划归银河南路街道办事处)位于乡政府北1公里,该村名叫小官庄,因临近大官庄而得名。1931年成立维持会,被划在廊坊镇内,和西大街相近,改名为西小L街。1958年分为西小街副业社和农业社。

  【足迹踏寻】

  如果把这次足迹踏寻称为故地重游,对于韩宝善来说再合适不过。这个在操场胡同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老人记忆中有着酸甜苦辣的故事。3月30日,伴着春日的暖阳,记者和老人一起,在汇源名居小区里,走了一趟他记忆中的胡同。

  操场胡同是东西走向,最西头在今天的市第五小学对面,最东头在银河大桥西侧,在记忆中的地域,它穿过了汇源名居小区10、9、8、7号楼,6号楼东侧有一块操场,这就是它名字的由来。“民国时期二十六年7月25日下午4时,一列满载全副武装、荷枪实弹的日本侵略军车从天津开进廊坊车站。驻防廊坊的中国国民革命军29军38师113旅226团面对日军无端挑衅忍无可忍,其所属3营9连集中5挺重机枪先敌开火,占据主动,随后双方开展激战……”在《廊坊安次志》(2011年版)上,记者找到了这样一段话。韩宝善说,这操场相传就是29军练兵的地方,后随着老县城搬迁,从外地搬来的居民越来越多,这里盖起了一条胡同,大家就把它叫成了操场胡同。

  操场胡同北侧几十米之外,就是东西走向的太平胡同。而刘家胡同,就在太平胡同以北,与南北方向的程家胡同相交成了个十字路口,白家胡同位于程家胡同东侧,也是南北走向,向南正好与西大街连通。

  穿行在楼宇间,记者可以想象这些场景:胡同口那棵棵透着沧桑的大槐树、夏夜里摇着蒲扇纳凉聊天的老人、小伙伴们蹲在墙边摔胶泥、还有那从邻居院里飘来的饭香……如今,这些老胡同已经不见踪影,只留下一栋栋高楼沉默不语。

  【人物对话】

  讲述人:贾锡茹人物档案:93岁,曾住操场胡同,现住汇源名居小区

  每天上午,贾锡茹都会邀上几个老姐妹在小区的座椅上晒太阳。如今的她已是儿孙满堂,但每每回忆过去,仍然泪水涟涟。

  上个世纪50年代,老安次县发大水,贾锡茹从老家搬到这里。那段岁月对于她来说实在艰苦。丈夫被日本人抓去做壮丁,三十岁的她要养活一对儿女还有公婆。“为了养家,我就卖起了炸饼,每天要起大早,然后小叔子用推车推到老三角地去卖,最远的时候能走到韩村镇。我在家还要做针线活、推碾子、推磨……总之,男一行,女一行,我什么活都干过。”

  后来贾锡茹加入了生产队,白天她在队里干活,晚上趁孩子们睡着,她还得给鞋厂做鞋,一天最多时能做21双鞋。说到做鞋,老人眼角湿了:“一家五口全靠做鞋的钱来过活,每天我的眼睛都是花的,手指常常被磨破。一个女人要养着老老少少,太不容易了。”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在苦难的日子里,帮助贾锡茹最多的就是房前屋后的邻居们。“我记得胡同附近有几个大坑,有个邻居喜欢钓鱼,钓到鱼了就叫我的孩子去他们家吃。吃完后,还要塞给孩子几个饼子,让他们带回家。后来安次县解放了,丈夫回来了,但他身体一直不好。老邻居们知道我们家的难处,只要有活就叫上我,有什么事都想着我们家。”

  2009年操场胡同拆迁改造,2012年回迁后贾锡茹住上了楼房。在这里生活了六十多年的老人做梦都不敢想能住上楼房:“现在许多老邻居都不在了,每天我还是习惯回到操场胡同原来的位置站一会,和老姐妹聊聊天。这样的日子,我现在很知足。”

  讲述人:王宗田人物档案:64岁,曾住小官庄村、太平胡同,现住汇源名居小区

  3岁时,王宗田就没了母亲,他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和尚未出嫁的姑姑一起住在西小街太平胡同里。

  年少的他早早地承担了家庭重任。“我们是西小农,每天要打草、牵牲口、赶车、装卸、种地……胡同东口就是柴草市,还有猪市、牲口市。每个人一天才挣三两棒子面,我们家根本不够吃,就要挖野菜,吃柳树芽、棒子骨头、秧苗根。有时候,邻居家种桃树、种菜,我和几个小孩常常去偷,被抓到了就是一顿打,没办法,那时候左邻右舍都在挨饿,今天多吃一口,明天就要少吃一口。”

  老人说,过去的生活条件十分差,家里五间房都是土坯,夏天还算凉快,到了冬天,实在舍不得烧炕,因为劈柴也要花钱买,他们只能煮一锅热水,倒在瓷壶里,然后用破布套上,放在被窝里暖和暖和。

  弹球、跳绳、摔胶泥、滑冰……这些童年时的游戏对于王宗田来说十分羡慕:“我13岁就开始给生产队干活,20多岁就上唐山卖菜,后来又到文安县干装卸,从早忙到黑,一挨着枕头就能睡着,根本没力气跑来跑去。你们这一代可赶上好时候了,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关键词:廊坊,胡同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 廊坊都市报
责任编辑:张世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