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表明中国人5300年前即用猫控制鼠害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胡松梅23日向中新社记者透露,该院的考古发掘表明,5300多年前的陕西华县,就有帮助人类捕捉偷粮老鼠的猫活跃其间,这是迄今发现的猫与人具有共生关系的最早证据。但并不能证明此为家养的猫。 位于关中平原东部的华县泉护村史前遗址,最早发掘于1958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专家于1997年进行二次发掘,发现了至少两只猫的8块骨头,其中两块为左胫骨。此前一直未曾披露该信息。 胡松梅说,他们对这些猫骨完成了骨骼测量、测年和同位素分析。其尺寸类似现代欧洲家猫的骨头尺寸,但小于欧洲野猫的骨头。对更多发掘物实施的同位素分析显示,当时泉护村人类、家养的狗与猪、老鼠大量食用以粟为主的食物,猫则捕食打洞进入粮仓偷吃粟的老鼠。不过,其中一只猫吃肉较少,吃的以粟为主的食物较多。她推测,这说明这只猫可能吃了人类的残羹剩饭或者被人喂养。 针对猫骨的发现地,她透露,在中国,考古发掘中出现猫骨并不罕见,西安半坡遗址、陕北靖边五庄果墚遗址均曾发现过。她强调,尽管这一研究证实5300年前中国人就开始利用猫来控制鼠害,但并不能证实当时这些猫已被驯养成家猫。此前,中国的家猫被认为是东汉时期从欧洲传入的,距今不到2000年。 考古史上,有关猫的驯化与起源众说纷纭。迄今发现最早与人类有关的猫是9500年前在塞浦路斯给墓主陪葬的一只野猫,而家猫的出现则被界定在4000多年前的古埃及。 “经过多年研究,此次陕西华县发现的猫骨,证实了猫、鼠、人之间的共生关系,为了解猫的驯化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胡松梅还表示,这项研究的重点在于探讨动物与人群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食物链关系,了解动物的驯化过程和机制。 |
关键词:考古,研究,发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