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城网廊坊频道欢迎您
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廊坊频道 >> 廊坊新闻 >> 本网原创

激活新动能 廊坊市强力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刘孟哲 2021-07-28 22:57:36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长城网讯(通讯员 刘孟哲)近年来,廊坊市立足环抱京津的区位特点,积极探索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新路,从现代农业园区、特色农产品、休闲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四方面入手,努力构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格局,有效激发了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提高了农业效益,在探索实现产品优质、产出高效、产业融合、资源集约、环境友好的多功能农业现代化的路径上取得初步成效。

  搭建产业平台,园区建设打造廊坊农业新名片

  示范先行。廊坊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巧用现代农业园区这个有力抓手,推动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等转型升级,通过引入现代产业组织方式,打造全产业链条,形成了集约配置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有效载体。自2016年园区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市财政累计列支1.16亿元专项用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撬动社会闲置资金和工商资本投资现代农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园区路、水、电、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园区综合配套功能和承载能力,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示范区。

  规划引领。廊坊积极开展“三个一批”“十大主题”“大美廊坊·最美现代农业园区”等主题评选活动,打造挖掘了一批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现代农业园区。目前,共有三河市现代农业园区等15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其中7个省级“大而精”农业精品基地)和固安景韵现代农业园区、安次美好现代农业园区等59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020年,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实现总产值70亿元,带动农户4.8万户,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作用明显,园区农民年人均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50%。

  数字推动。加强园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企业智能化、数据化、自动化发展,将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等信息化手段应用到园区生产,实现现代先进科技与农业产业的融合发展。完善现代农业视频监控信息系统,实现对生鲜乳品生产、屠宰加工、大田病虫害等监控站点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不间断监控。借助廊坊市智慧农场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纳入农业生产企业,打造可持续、可追溯的农产品供应平台与品牌。

  做强特色产品,带动廊坊农业迈向产业链高端

  调优结构。廊坊主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立足本地和京津市场调整优化种养结构,强化农产品供给保障。近三年累计投资4.18亿元实施34.1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250万公斤,新增其他农产品生产能力505.7万公斤。瞄准京津冀1.2亿人口中高端市场需求,重点打造61万亩设施蔬菜生产基地,推进高端精细果菜和特色叶菜生产,提高全市蔬菜生产规模化、园区化、设施化、标准化和产销一体化水平。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培育农业特色产业,通过引入龙头企业和社会资本,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廊坊的优质果品、油料作物、苗木花卉、食用菌菇、道地药材打造成全省特色绿色产业。

  转型升级。廊坊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在土、肥、水、种、药等生产环节注入现代管理和科技要素,推广“四季棚室”和热镀锌管骨架大棚等生产性能与抗灾能力强的高端生产设施,配置现代化装备,促进全环节升级。重点在生产基地、蔬菜专业生产村街与现代农业园区开展标准化生产技术与农业、生态、综合防控等关键技术的集成示范推广应用。加强蔬菜品牌建设,增加蔬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蔬菜产业提质增效。充分发挥环首都蔬菜产业优势,围绕永清胡萝卜、固安番茄、无药黄瓜、安次甜瓜、三河福山大桃、广阳红桃、永清葡萄等19种特色农产品,认定并创建了3个省级、15个市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市优势特色产业得到迅猛发展。

  产销一体。瞄准京津市场消费需求,大力发展高端精品农产品生产,加强包装、储运、冷链物流、质检等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农业产加销一体化水平。通过农超对接、产销直挂、电子商务等方式,构建形成了1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不断提升农产品京津市场占有率,全市每年约有300万吨瓜菜供应到京、津市场,约占全市蔬菜总产量的60%以上。

  聚焦乡村旅游,推动廊坊农业走向增收链顶端

  精心打造。结合《京津冀休闲农业协同发展框架协议》,全面对接京津和雄安新区,积极融入京津冀三地休闲农业建设规划,执行京津冀休闲农业统一标准,主动对接休闲农业精品旅游线路,参与京津冀休闲农业公众服务平台建设,共同开展休闲农业人才培养、策划休闲农业重大活动等六项合作重点。协调农业、旅游、文化等资源,立足本地特色制定《廊坊市休闲农业发展规划(2019-2030年)》,引导休闲农业健康发展,共创建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园区19个、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41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7个、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7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个、河北省最美休闲乡村5个、河北省美丽田园3个,中国最美休闲农庄1个,河北省十佳现代休闲农业园区1个。2020年度,全市休闲农业从业人员1.5万人,带动6万农户,年接待300万人次,营业收入10亿元,利润0.5亿元。

  培树精品。围绕重点节假日,利用“互联网+”休闲农业,在春节、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国庆前,集中开展精品景点线宣传推介,结合游客出行线路和发展规划实际,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编印《廊坊市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图》,今年上半年,推介4条“春观花”、3条“夏纳凉”精品线路并发布,完善了京郊休闲旅游线路,为消费者旅游提供参考。先后举办第什里风筝节、固安县梨花文化节、永清桃花节、三河市健康休闲旅游文化节等,市民们踏青赏花,品尝地方名吃,汉服走秀、书画展览、河北梆子、舞龙舞狮、秧歌、高跷等传统节目深受游客欢迎。

  联动培育。不断丰富休闲农业发展内涵,在三产融合、创意设计和文化传承上下功夫,在“新、特、奇、优”方面挖潜能,注重把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作为一个整体资源进行开发。强化农业产品、农事景观、环保包装、乡土文化和休闲农业经营场所的创意设计,助推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园区的融合发展,不断提升休闲农业的档次和链条延伸。目前,全市15个省级、59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全部具备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功能。

  产业化联动,助力廊坊农业步入产业链前端

  龙头带动。廊坊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培育创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实施意见》《廊坊市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2020-2022)推进方案》等政策性文件,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给予最大的倾斜支持,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同时,加大资金扶持,积极争取落实省级专项资金,设立廊坊市级产业化创新引导资金,重点对技术升级、设备改造和品牌创建的龙头企业项目进行扶持。不断强化科技支撑,加快创新型企业打造,支持引导龙头企业引进应用一批现代技术、设备、人才,提高产品供给质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目前,全市建成市级龙头企业260家,其中,国家级龙头6家、省级53家,2家在主板上市、1家在新三板上市、3家在石家庄股权交易所挂牌。2021年上半年,市级以上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到258亿元。

  以工促农。发展“一产接二连三”,引进和培育一批在全国同行业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培植一批农产品加工园区,建成一批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农业产业化集群,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十三五”期间,廊坊市共建成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02个,2020年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预计达到430亿元,农产品加工比值达到1.45:1。按照“大集群、大项目、大产业”的思路,全力构建农产品加工集群布局体系,引导农产品加工就近就地转化增值,打造享誉省内乃至全国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目前,全市初步建成了三河市粮油加工产业集群、霸州市休闲食品加工产业集群、文安县杂粮加工产业集群、安次区肉鸡加工产业集群、三河市食品加工产业集群等5个年产值超1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集群关联企业225家,总产值达到418亿元。

  产业联合。以产业链、利益链为纽带,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以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为基础,以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支撑,加快推进龙头“联合”发展,积极打造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目前,全市建成省级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9家、市级联合体31家,2021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95亿元。聚焦农业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培育,重点建设永清县刘街乡、安次区东沽港镇示范建设项目,乡镇产业优势明显,功能定位清晰,镇域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所在县(区)平均水平10%以上。推进“一村一品”建设,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建成主导产业突出、特色明显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9个。

关键词:廊坊,现代农业

责任编辑:孙泽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