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东在工作中。三河市委宣传部 供图
李亚东在工作中。三河市委宣传部 供图
一个人,一部摄像机,15个治理区,每天2个多小时的巡山采集视频,400多分钟画面素材……让铁甲奔涌的场面,让大山一天一天的变化生动的记录在镜头里。
他叫李亚东,是三河广播电视台的记者,也是三河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指挥部宣传资料组的成员。他的任务就每天用摄像机记录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工程中5个治理区和10个标段的施工变化。
“15个施工现场转下来,大约需要两个半小时。每次巡山,看到这座大山发生的一点一滴的变化,我都会很激动。看着眼前这些被开采过、被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大山,在震耳欲聋的机器轰鸣中,朝着我们计划的模样改变,心中总是充满了迫切的期盼,就仿佛一座草木茂盛、生机勃发的大山正慢慢呈现。”李亚东说。
正在整治中的矿山。三河市委宣传部 供图
站在一期工程现场,传来阵阵草木的清香,让李亚东对眼前的这片大山充满希望。“这10个标段加上前面看到的ABCDE区,这正在治理的4平方公里属于二期工程。这里不仅是矿区,也是战场。最繁忙的时候,数百台机械车辆鏖战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成为山脉中最为澎湃壮观的铁甲洪流。从一座山端到另一座山端;从一条山脊到另一条山脊……机车列阵、机甲轰鸣、机声潮涌,近千人参与到了这场规模宏大的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的战役中。我总觉得,这近千人的名字,包括我,都会被写入这座大山‘绿色的历史’。”李亚东说。
每次录完像,李亚东身上的衣服都会被汗水打湿。但是,他从未抱怨过。如今,他采集的镜头已经有400多分钟了。“每次回看这些画面,我都觉得很自豪。因为,我从镜头中,看到了这座大山的变化,看到了市委、市政府担当为民的情怀,看到了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绿色发展方式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