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城网廊坊频道欢迎您
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廊坊频道 >> 热图

根艺之根——我所见到的根雕艺人张国祥

长城网 作者:于同义 2016-11-10 23:22:39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每天清晨,当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和煦的阳光将这座位于中国北方、京津走廊的廊坊小城从睡梦中唤醒的时候,就会在我所居住小区的庭院休闲凉亭中,见到一位衣着简朴、手布胼胝的老人,面对着一条条树根,或沉思凝想,或精雕细刻。于是乎,一件件出神入化的根雕作品,便来到了人世间。他,就是根雕艺人——张国祥。

根雕艺人张国祥。长城网 刘振山 摄
张国祥根雕作品。长城网 刘振山 摄

  张国祥对根雕艺术的追求十分执着,定然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支撑着、鼓舞着。那么,这种力量“根”于何处呢?

  根于历史。中国的根雕艺术源远流长,有着深深的“根”。很早以前,中国先民就用树根制作日用品或装饰品。1982年,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了战国时代的根雕作品“辟邪”,虎头龙身,四足雕有蛇、雀、蛙、蝉,极富动势,显示出两千三百多年前我国古代根雕艺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以后历代,这门儿起衍于民间的艺术,都有发展。至明清,更是技臻艺熟,享誉朝野。张国祥的根雕艺术,正是这华夏艺术长河中泛起的一朵浪花。张国祥酷爱历史文化,尤其是对根艺倍爱有佳,早年间就拜师于当时已经80多岁的民间根雕艺人许松林,从哪里汲取了许多来自历史时空与乡间土壤的艺术营养。

  根于自然。首先是取材于自然。张国祥视树根为珍宝,不管是在村边、路旁,还是在田间、池畔;不管是野生的,还是被人遗弃的,都会不辞辛劳的运回来,变废为宝。其次是刻画自然。张国祥以大自然为摹本,龙、虎、牛、鹰,山水、人物,样样生动;花、鸟、鱼、虫,器物、字联,件件逼真。最后是美在自然。根艺之美,美在像与不像之间。虽有雕琢,形于隐现;追求意境,着于像似;“三分人工,七分天成”;美得自然,美得艺术。人说“天地之间有大美”,原来根艺乃其中之一。这也是我欣赏张国祥作品的一种感受。

  根于心灵。灵感是艺术之母。张国祥虽然做过“武装部长”,身上却艺术细胞多多。应当说,他在根雕艺术方面,是有很深造诣的。他字写的不错,也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心中的艺术灵感,就像镰石的火花,随时迸放。一堆堆朽木干柴,一根根枝枝叉叉,在他眼里,都飞了起来,舞了起来,跳了起来,唱了起来。活灵活现,妙不可言,美不胜收。经过他的精心设计,细致雕琢,废品变为宝物,朽木化为神奇,样样有了灵性,件件成了艺术,其中不乏精良之作。造诣、造诣,诣在心底。根雕尤其需要仔细观察,反复揣摩,依形度势,构思立意,发挥创作。张国祥蕴于心底的思致与“艺力”,是其成功的本源。

  根于勤勉。张国祥对根雕艺术的追求,犹如翠竹“咬定青山”,令邻居和与其相识的人十分感动。他不辞辛劳,无论酷暑还是严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皮肤晒黑了,手上磨起了老茧,全不在意。就说那寻找树根的事儿,有时跑遍街街巷巷,沟沟坎坎,没有点儿韧劲儿,是全然做不到的。根雕是件费脑费力的活儿,他有时面对一根树根,为弄出点名堂,一琢磨就是半天;有时为追求艺术的精湛,对一件作品修了又修,改了又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古人云:“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尚书.君陈》)这正是张国祥从事根雕艺术创作的真实写照。(作者系廊坊 于同义)

来源: 长城网

关键词:根雕,艺人,张国祥

责任编辑:孙泽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