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安县推进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纪实
美了乡村富了村民 ——固安县推进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纪实 本报特约记者刘建生 本报通讯员岳俊涛路春恒 在固安县屈家营村,白墙、灰瓦、青砖地,独具特色的民俗壁画与雕刻在街道上的古音乐符号交相辉映,别致的凉亭、古朴的音乐会堂将现代与传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林城村,千亩油葵、百亩花海彩带、欧式建筑生活小区、现代化村民活动中心相得益彰,将自然与都市融为一体……这是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开展以来固安农村美丽蝶变的缩影。 固安县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程不仅有重点村的“点”睛之笔,更实现了“面”上开花。截至目前,该县100个村庄208公里的道路硬化工程全部开工建设,已整治临街建筑外立面38072平方米,100个村街完成了“一村一品”致富产业规划,新建、改建村民服务中心9个,改造厕所5100座,完成造林绿化5.1万亩。 小村庄的大变化 屈家营村因中国四大古乐之一的屈家营古音乐远近闻名。村街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中,该村依托屈家营古音乐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文化底蕴,对原有村落进行改造提升,建设仿古街道、现代田园和农家院,着力打造以赏古乐、泡温泉和现代农业观光、休闲采摘为一体的传统文化新村,让古文化村充分体现传统文化意韵和现代文明的气息。 马庆村依托原有的林果资源,以村庄绿化为突破口,着力打造绿色亮点。如今,整个村子被杨树、法桐、黄杨、月季、梨树、杏树等树木包围环绕,村民每天都生活在“绿色氧吧”里。 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中,固安县强化规划即法的理念,突出规划的引领和指导作用,把对村庄的改造和保留村街的文化底蕴、产业特色、环境特征、村风民俗等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聘请中央美院、河北信达等10家规划设计院对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村街进行规划设计,为100个省级重点村街制定规划编制,充分体现村街特色、人文风貌、传统文化,做到村村有特色、有品位,有乡音、有乡愁。 庄户人的新生活 “没想到我们农村也用上了以前城里人才能用上的清洁能源,今年冬天取暖做饭再也不用烟熏火燎了。”固安县南陈村村民陈强高兴地说。和陈强一样,该村560户村民家里都通上了天然气。地处固安县东南端的南陈村和南王起营村的天然气管网已经铺设完成,知子营乡河津村、杨家庄村已实现天然气入户,天然气开口费由县财政统一支付。 为了让人民群众真正从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中受益,享受到真正的实惠,该县在全方位抓好“十五件惠民实事”的基础上,重点推进厕所改造、污水处理、集中供暖、建筑节能、垃圾处理等十方面工作。一方面,通过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计划3年内投入资金12亿元,用于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同时,充分发挥村集体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作用,引导农民义务投工投劳,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资助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为行动顺利推进提供资金保障。另一方面,在充分发挥省、市29个工作组作用的基础上,按照“硬抽人、抽硬人”的原则,选派71个县级工作组入驻村街开展工作,并建立跟踪管理机制,把每件实事都落到实处,确保帮扶效果达到最大化。此外,该县还实施四套班子领导干部包村制度,实现了100个省级重点村街县级领导帮扶工作全覆盖。 鼓起来的“钱袋子” 走进林城滤芯工业园区,统一规划建设的欧式建筑让人想不到这里竟是一个工业小区。
林城村是传统的滤芯生产专业村,全村有大大小小的滤芯生产企业300多家。该村抓住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这一有利契机,对村里的滤芯产业进行资源整合,实行集中管理,既实现了环境的集中整治,又实现了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提升了产业层次,促进了全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南王起营村是花木种植专业村,全村花卉收入超过1亿元,人均纯收入30000多元。村民富了,改善生活的愿望也就强烈了。今年以来,该村对村内的主干道全部进行了硬化,房前屋后和庭院都进行了绿化美化,并引进了天然气。南王起营村成了名副其实的花园村,京津冀客商纷至沓来,带来了该村花木产业发展的新高潮。 “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一方面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就是在环境提升的基础上实现富民。”固安县委书记薛永纯说。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开展以来,该县按照“一村一品”致富产业发展规划,鼓励和引导村街通过招商引资等途径发展棚菜、花木、渔具、滤芯等特色优势产业,同时鼓励和引导城市工商企业向农村扩展、产业链条向农村延伸,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家庭手工业和农村旅游业,以农村产业的发展支撑农民收入的增加,实现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目前,该县已建成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9家,农业专业合作组织253家,带动1.2万户农民增收致富。
|
关键词:固安,农村面貌,改造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