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廊坊频道
新闻热线:0316-2339594  投稿邮箱:15831680538@163.com  通讯员群:218899266

微信朋友圈再传“丢孩子” 请您先核实

来源: 廊坊日报 作者: 2014-07-29 17:14:24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急转!寻人!求扩散!”这样开头的信息往往在微信的朋友圈非常吸引眼球。再仔细一看,“小孩丢了”,有时间,有地点,还有家长的电话,最后再默默加上一句,“求转发,我们都会有孩子的。”这时候再铁石心肠的人,估计都会帮上一把。

  随着微信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都通过这种方式与好友交流信息。有什么烦心事、困难事都习惯在微信圈说说,说不定有的微友还真能帮上忙。最近一段时间,几则“孩子被拐走,求扩散”的信息更是在微信朋友圈里被大量转发。不过,您是否考虑过,这样的信息到底是真是假呢?

  记者调查:寻人是假吸金是真

  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张小丽去年刚刚做了妈妈,和许多“80后”一样,平时爱刷微信朋友圈,每当看到有朋友发“寻找小孩”的信息,都会毫不犹豫地转发,“我们都是做妈妈的,非常理解家长的心情,谁的孩子丢了不着急啊,如果不转发就感觉很没有人情味儿。”张小丽说,因为是举手之劳,她都记不清转发过多少次这样的信息了,直到上个月上了当。

  上个月中旬,张小丽在朋友圈看到了一个山东小孩在廊坊逛商场不慎走丢的信息,随信息还附有一张6岁小男孩的照片和家长的手机号。由于商场地址写的不详,张小丽决定打通家长电话再问问。“因为我们单位附近有许多商场,平日里经常逛街,可以留心下。”谁知电话刚接通,小丽就傻了眼,“对方称是一个慈善机构,让我捐一些钱打进指定账户,我一听,就是骗子,匆匆挂了电话。”这件事让小丽很受伤,自此不再转发任何丢小孩子的信息。

  与张小丽有相同遭遇的还有王先生。偶然一次,王先生拨打了丢失小孩子信息里的电话,谁知接听筒里传来的竟是电子语音。“我一听就是提前录好的一个广东女子的口音,挂了电话,就收到了一个信息,说我的手机欠费了。”王先生云里雾里,一查话费明细,竟然少了40多块钱。

  警方提示:微信朋友圈别成了谣言集散地

  正如信息里提到的,只需伸出手指按三秒转发即可完成,一份爱心接力就这样延续下去了。但转发之余,您是否考虑过信息的可信度呢?记者搜集了最近一个月时间内,朋友圈里见到过的这几条寻人信息。其中一条信息里提到,四岁女童在空中花园小区附近被人抱走,有监控证明。目前家长非常着急,求转发。为了验证这条信息,记者首先联系上了市公安局110报警指挥中心,经查询,110报警平台上并没有这样的报案。

  公安部门在此提醒广大市民,如果看到这类信息首先应该做一个初步的判断,可以通过网络对短信里面提及的地点和电话号码进行核实,看看是否和本地信息相吻合,如果判断不了的话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通过警方来核实这类信息的真伪,如果贸然转发这类信息或直接拨打信息里提供的电话号码,很可能被吸话费或遭遇诈骗。

  律师解析:诈骗数额较大者可追究刑事责任

  那么,散布该信息的人触犯了什么法律条例?应该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就此事,记者咨询了河北乾坤律师事务所的罗晓园律师。罗律师分析,类似事件属于《刑法》中的诈骗罪:这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互联网采用虚拟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的方法,骗取的公众财物的行为。3000元~5000元,达到诈骗罪标准。数额较小,没有达到2000元,尚不构成诈骗罪,但是违返社会治安,根据《治安处罚法》规定,处5~15日拘留,可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如果诈骗行为累计数额超过3000元~5000元,就可以追究诈骗罪的刑事责任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善意的民众看到这类信息后传播,也可能导致扰乱公共秩序。所以,不能核实的信息,不要转发。

关键词:微信,朋友圈

责任编辑:张世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