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三无人员纳入法定救助 高于城市低保
今后,城市三无人员将被纳入法定的救助对象。昨天,北京市民政局召开发布会介绍,民政部门正研究制定城市三无人员等特困人员救助政策,城市三无人员救助标准将向农村五保户“看齐”。 □特困人员救助将高于城市低保 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处长吕海燕介绍,特困人员一般是指三无人员,主要是老人、儿童等,城市三无人员包括城市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以及虽有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人的但其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三无人员,农村三无人员也称五保户。 吕海燕说,对于农村三无人员,从国家到地方都有相应的救助政策,由政府负责吃、穿、住、医、丧,但对于城市三无人员的救助,一直没有相关政策规定,只是各个区县自行给予一些救助,“年内,本市将制定出台城市特困人员救助政策,弥补法律上的空白。” 她表示,城市三无人员预计有数千人,救助的内容也将参照农村五保户,从基本生活、照料、疾病治疗、丧葬四方面予以救助,“具体救助标准目前正在研究,肯定会比现行的城市低保标准(家庭月人均650元)要高一些。” □低保分类救助范围将扩大 据了解,北京市现行城市低保标准为家庭月人均650元,农村低保最低标准为560元,各区县在此基础上制定本区县农村低保标准。目前,海淀等7个区县已实现了城乡低保标准统一,还有门头沟、房山、平谷、延庆、怀柔、昌平6个区县尚未实现统一。 “明年,全市所有区县的低保标准都要实现城乡一致。”北京市民政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李红兵表示,今年还将进一步规范和统筹城乡低保分类救助制度,根据低保对象身份类别、年龄结构、劳动能力等情况,对低保对象进行科学分类,并扩大分类救助范围,提高救助系数,进一步提高救助的针对性。 吕海燕介绍,原来也有分类救助,主要针对低保群体中的老年人、残疾人、学生,“今后这个范围可能会扩大到大病家庭、单亲家庭等,救助系数也要进一步提高。”
|
关键词:北京,三无人员,低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