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廊坊频道
新闻热线:0316-2339594  投稿邮箱:15831680538@163.com  通讯员群:218899266

河北“土楼”村之嬗变:新民居建设就要强富美

http://www.hebei.com.cn 2014-03-31 15:05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整齐的院落。长城网 张世豪 摄

  长城网廊坊3月28日电(张世豪)土地置换“变”出600亩耕地;

  取暖费用每平方米5元;

  留守妇女、老人月收入能达到2000元。

  这是来自廊坊市永清县北街乡土楼胜利村的新民居建设的数据。2010年以前,这里是当地有名的落后村;2010年后,成功的新民居建设让村民过上了富裕殷实的生活。

  2014年3月26日、27日,长城网记者来到土楼胜利村,进村入户,了解当地新农村建设的成就,透过新民居建设的经验寻找巨变的原因。

  土地置换:“变”出600亩耕地

  “干了硬,湿了软,不干不湿没法弄。”

  这是张锁介绍土楼胜利村情况时说的顺口溜。张锁是土楼胜利村的包村干部,他从2000年开始包村至今。

  “胜利村的土地属于胶泥土,性黏,一旦下雨村里人就没法出去,外面的人也甭想进来——路上的泥土太黏了。即使不下雨,外面的车进村难出村,街上那是一个乱呀。”张锁回忆。

  刚包村的时,土楼胜利村通往村外的路只有一条,而且穿过几个村子和大片农田才能见到公路。新民居建设后,从三个方向均能出村,村里始发班车能直达廊坊市区。

  村民委员会的办公室挂着新民居建设以前的照片,照片显示街道两旁堆放着秸秆、垃圾,一些地方还长出了杂草,村民的房子掩映在杂草丛中。

  “那时村民居住非常分散,二十多户人家组成‘小西庄’,这个居民区距村主体还有一里多地。整个胜利村还被分割成五个生产小分队。”75岁的村民刘绍峰说。不少地方是被大坑分割,一些土坑占地十几亩,深有六七米,而且形状多是不规则的,“有时串门、借用邻居的工具还得绕很长一段路”。

  村民刘强说:“以前要收齐电费至少得十来天,有时候需要半个多月;新民居建设后,大家住在一块,大喇叭上一吆喝,两三天就能收齐。”

  由于居住分散,旧村占地达到567.7亩;新民居建设后,经过统一规划,新村占地179.9亩,而实施土地复垦,将旧房宅基地、大坑、荒地以及废弃地全部复垦,得到复耕土地超过600亩。

  站在高处,一排排二层小楼次第铺开:淡黄色的墙体,或蓝或白的房顶组成了横平竖直的别墅群,312套别墅整整齐齐地坐落着;走进村子,干净整洁的硬化路面让村庄显得更为有序,主街道两侧绘制着24幅内容鲜明的道德漫画,30个垃圾桶摆放在街道的两旁,村东、村西还各设有两个垃圾集中处理站。

关键词:土楼,新民居,美丽乡村,廊坊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 长城网
责任编辑:张世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