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开发区:精心“绣”美城市文明之花
长城网讯(通讯员 陈哲)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也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 走进廊坊开发区,一幢幢高楼鳞次栉比,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一条条干净整洁的街道纵横交错,道路两侧绿树掩映、鲜花斗艳,经营门店整齐划一,交通秩序规范井然、市民文明有礼……一幅幅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环境优美、人民幸福的文明城市画卷徐徐展开。 去年年底,廊坊市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标志着全市文明建设站到了一个新起点。廊坊开发区作为主力军,充分认识到,文明永远没有终点,文明城市创建永远在路上,要久久为功,向着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目标迈进。 今年是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周期的开启之年,廊坊开发区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鼓足干劲、创新举措、补齐短板,持续用力巩固创建成果,坚决守好擦亮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 坚持以上率下,高位统筹,奏响全域创建最强音 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廊坊开发区决心大、措施实。今年以来,廊坊开发区切实把创城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常态化、精细化、规范化做好各项创建工作,将“争创模式”转变为“提升模式”,将“精准对标”升格为“全面提标”,将争创“文明城市”升华为塑造“城市文明”,让这场永不停歇的文明接力持续进行。 以高规格高位推进创城工作,第一时间充实调整由工委、管委主要领导任指挥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城指挥部,下设8个分指挥部,由工委、领导班子成员分头负责,层层推动压力,步步落实责任,形成了工委管委统一领导、分指挥部一线指挥、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同心同向创建的工作格局。 制发《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常态化的实施意见》等常态长效管理机制和措施办法,锚定创建目标,细化23类实地点位创建任务。对照最新的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精准对标对表,瞄准短板弱项,精心制定《廊坊开发区2021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提升工作方案》,开展社区管理、交通秩序等“八大专项提升工程”,健全指挥调度协调、包联共建共享等“五大机制”,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推动工作落实。健全创城考核督查机制,将创城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把具体任务细化到点、细化到天、细化到人,推行“一动态、二清单、三台账”精细化管理,实行日督导、日通报、周调度、月总结,及时督办、按期要账、狠抓整改、落实奖惩,确保一抓到底。建立负面清单,对推进不力、进度缓慢、达不到预期甚至影响全区整体工作的,定期通报晾晒,倒逼责任落实。一系列常态化、长效化的管理措施制定出台,一个个考核指标落地落细,推动着体制创新、管理升级,形成了创建范围全覆盖、创建层级全调动、创建效果全提升的良好局面。 号令一出,一呼百应。全区干部群众谋超常之策,下非常之功,凝聚起全城联动参与创建的强大合力,各级领导干部主动担责,下沉一线,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把“办公桌”搬到了主次干道,调度会开进了背街里巷、老旧小区,一个个热点问题有效化解,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见效,形成“上下贯通、条块结合、高效推进”的创建态势,和谐动人的文明乐章奏得越发响亮。 坚持创建惠民,聚焦重点,彰显共建共享新成果 “以前,各种横七竖八的线路从窗前、单元门和外墙上穿过,强电、弱电线缆混搭重叠,就像‘蜘蛛网’,不光难看,更不安全”。现在‘抬头见网’已成过去时,看到清爽的窗前、墙面和毫无遮挡的天空,心里都透着亮。”居住在廊坊开发区帼华屯小区的刘先生对治理老旧小区“空中飞线”这一做法赞不绝口。 “惠民利民”是创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以来,廊坊开发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有效载体,强功能、补短板、塑形象、增内涵,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看得见的惠民之举、摸得着的利民之措,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创城带来的成效和变化。 既要扮靓“面子”,也要做实“里子”。廊坊开发区聚焦打通创城难点、堵点,组织职能部门列出民生实事36项,台账销号、限时办结。投资30亿元实施65个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完善城区功能,提升城区品质。对城中村改造、城市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等11项重点民心工程,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协调服务小组、一抓到底“四个一”工作机制,确保早竣工、早见效。紧盯“5.18”“七一”等重要节点,对区内五横五纵10条道路和迎宾广场等重点部位进行景观提升,种植花卉绿植面积12万平方米,数量100余万株,总长50余公里的道路绿化美化景观串珠成链、连线成片,城区“颜值”更加靓丽。 紧盯与群众生活密不可分的民生“晴雨表”,迅速落实全市创城重点难点事项交办会议精神,第一时间召开全区规模的创城重点工作推进会议,精心安排部署,结合区情实际,聚焦6大重点问题,制定农贸市场治理、空中飞线治理、社区小区及周边环境整治等6个专项整治方案,锚定任务,细化责任,确保各项工作强势开展,取得扎实成效。工委、管委领导下沉一线、实地巡查,逐项成立工作专班,压紧压实职能部门主体责任,迅即行动,全面摸排,对照标准要求,拉出问题清单,明确任务书、时间表,挂图作战、销号管理。 坚持下重拳、用猛药,拿出狠招实招硬招,即知即行抓整改,坚决啃下“硬骨头”。聚焦农贸市场治理,在去年对百侬市场整体升级改造的基础上,针对新发现问题,对生鲜厅实施地面地坪漆美化、加装空调等部位再提升,让“菜篮子”拎着更舒心。聚焦雨污分流工程建设,倒排工期、强势推进26条道路工程,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聚焦空中飞线治理,排查确定道路、沿街建筑物飞线点位203个,集中定责,限时整改。聚焦城市建筑外立面整治,排查确定破损总面积2651平方米,逐处明确产权人、下达整改通知书,提升城市颜值。聚焦商户门前区域路面修补,动态巡查,即查即改,累计修复破损路面3100余平方米。聚焦社区小区及周边环境整治,组织社区物业人员、楼门长每日开展“文明扫描”,集中治理路面破损、停车无序、不文明养犬、楼道杂物堆积等问题,对13个老旧小区556个单元开展小区“高空飞线”专项整治,整改安全隐患,规范设置集中充电点,劝导飞线充电行为。 坚持宣传引领,全民参与,谱写文明创建新华章 漫步在廊坊开发区,树成荫、花似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标语随处可见,文明礼让、尊老爱幼等一幕幕爱心故事不断上演,一股股文明之风迎面扑来,广大群众以实际行动共同守护着文明创建成果,用心浇灌着城市文明之花,让城市更有温度、更加文明…… 市民是城市的主体,也是城市文明的受益者,全民创建,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原动力和生命力。 从组织辖区党员干部深入社区认领岗位、开展服务,到组织志愿者走进社区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从开展“礼让斑马线”活动,引导广大群众文明出行,到开展“向不文明养犬行为说不”活动,号召广大群众增强文明养犬意识…… 廊坊开发区坚持全民参与、共建共享,充分发挥辖区党员干部、居民群众、志愿者、社会组织等各类群体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全力营造文明城市巩固提升人人参与、人人得益的良好氛围。 每周六一大早,身穿红马甲、头戴小红帽的党员志愿服务队就在廊坊开发区大街小巷忙碌起来,捡拾烟头、清理小广告、摆放自行车,向群众宣传文明知识,引导沿街商户落实“门前三包”责任……为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廊坊开发区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专门印发机关部门单位分包小区、路段、路口实施方案,组织党员干部分包30个小区、27个路段路口,每周开展创城宣传和文明劝导,用实际行动扮靓家园。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健康义诊、环境清理等志愿服务200余场次,“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涌动全城,换来的是群众对文明城市创建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在廊坊开发区,形式多样的主题宣教活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深化“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网上祭英烈”等主题实践活动,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养,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期间,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群众性主题文化活动,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高标准建好5个社区、20个村街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主题鲜明的文明实践活动,宣传宣讲党的理论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依托“廊坊开发区大讲堂”,定期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举办文化讲座,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之中,文明自觉在广大群众日常生活中迅速传导,在全社会形成了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氛围。 充分运用舆论宣传、社会宣传等有效方式,开展全方位、广覆盖宣传,传播社会正能量,使文明城市创建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成为全区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的自觉行动。利用灯杆旗、建筑围挡、公交站亭等载体,广泛刊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等公益广告1000余处,设计独特、色彩艳丽的公益广告,播撒了文明种子,激发了广大群众崇德向善、奋进向上的精神动力。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入户发放明白纸、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标语、设置宣传栏、“大喇叭”等,真正把创城精神送到群众家门口、放到群众耳朵边,提高群众对创城工作的参与率。 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窗口单位、学校、村街、社区不断深化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文明窗口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延伸创建触角,拉长创建链条,形成了全域文明、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 文明无止境,创建无终时。在文明创建这个大工程中,全区上下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不断丰富文明城市的内容与内涵,文明已经内化为发展的基因,具化为群众的行动,成为这座美丽新城的城市禀赋,文明之花在廊坊开发区处处绽放,芬芳正浓…… |
关键词:廊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