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廊坊非遗①丨蜚声世界的第什里风筝
第什里风筝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起源于明朝永乐年间,兴起于清朝乾隆年间。第五代传承人赵艳强介绍说,在清光绪年间,第什里村有一个名叫刘会的花匠精通风筝制作技艺,他便是第什里风筝的第一代传承人。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二代传承人马西纯以风筝骨架制作见长,进一步提升了第什里风筝制作技艺。1986年,第三代传承人刘平、赵宗信为延续和提高技艺,结交了著名的天津魏记风筝第三代传承人魏永昌、第四代传承人魏国秋和北京哈氏风筝第四代传承人哈异绮,得到了名家的指点。 在刘平、赵宗信的不懈努力下,第什里风筝品种达到上百个,新款式层出不穷。第什里风筝在传统风筝制作工艺基础上,结合北京哈记风筝和天津魏记风筝的制作特点,形成了自己造型多变、艳丽美观、飞行平稳和便于携带的四大独特艺术风格,成为独具一格的“廊坊风筝”。 赵艳强制作的风筝作品。 第什里风筝种类繁多,以软翅为主。软翅风筝仅在翅膀上沿有骨架支撑,下面是软性的布或绢等材料,适合制作禽鸟或者昆虫,如蝴蝶、燕子、仙鹤、凤凰等等。还可以有很多小的软翅排列在一起,组成一个大风筝。第什里风筝的代表作有硬翅沙燕,软尺蝴蝶等,都是传统手工制作,竹制骨架,手工绘制,裱糊平整,放飞平稳。 每年五月初,第什里风筝小镇都会举办风筝节,吸引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风筝爱好者来到这里,为弘扬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调河头乡也被誉为“河北省风筝之乡”。 赵艳强教外国友人画风筝。 第什里风筝的第五代传承人赵艳强1976年出生,从12岁开始跟随叔叔赵宗信学做风筝,半生以风筝为业,风筝已经成为赵艳强生活的全部。制作一只纯手工的传统大五福沙燕风筝需要3天时间;而制作一只纯手工的大型传统风筝一般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这其中,凝结着手艺人对传统技艺的孜孜以求,更浸润着传统文化的精雕细琢。 学生在赵艳强指导下制作风筝。 目前,赵艳强还在积极开展第什里风筝技艺的教学工作。从2016年开始,他走进北京的中小学校开设风筝课堂,向美术老师以及在校学生教授风筝制作技艺。此外,还经常开展进军营、进社区培训活动。赵艳强还把自己的家改造成“传统风筝制作馆”,每逢节假日都会有很多孩子来学习做风筝。2021年,赵艳强在抖音和快手开了直播,成为了一名公益“风筝主播”,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传播风筝文化,教授风筝制作技艺。 |
关键词:廊坊,非遗,风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