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八旬老人每天早上到地道桥下吹奏横笛一小时
图片来自网络,与本文无关。
长城网廊坊7月25日讯(记者 刘振山)今天早上在永兴桥下碰到一个老人,近80岁了,眼不花,耳不聋,心态积极乐观,每天5点多蹬三轮来到此处,吹横笛一个小时。 闲聊中了解到,老人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重庆人,原在北京大兴区工作,退休后跟随三个子女来到廊坊居住。每月工资数千元,衣食无忧,大部分钱都花在了上初中的孙女身上,非常高兴。 老人带着8根横笛,但固定吹两三支曲子,如《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为什么来这里吹,老人说这里安静。但是笔者发现这里并不安静,时不时有过往车辆的轰鸣声,只是在此吹奏妨碍不了任何人,没有人干扰,没有人管罢了。 老人思维敏捷,知识渊博,记忆超强,心胸宽广,身材就像他的老乡邓小平一样。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历史人文,一个小时的谈话几乎无所不有。从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一再迁都,南京、武汉,最后退居重庆,没得退了,到本世纪国家投巨资兴建南水北调工程,解决北方干旱和北京、天津用水问题。老人说,所以现在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非常好,鼓舞人心。过去,邓小平同志就说过,落后就要挨打,在联合国就没有发言权,必须富国强兵。现在中国有了火箭军,也就是原来的二炮,腰杆硬了,才敢于说话,说话才有人听。 “西边有美国,老掐我们的脖子;东边有日本,虎视眈眈,中国必须赶快发展,强大起来。”老人话语里充满了爱国心。记者提出给老人拍个照,结果老人摆摆手。 “富庶的地方出文才,贫穷的地方出武才。”老人慨叹,中国近代史上的大文豪鲁迅、矛盾、郭沫若等等,都是出身于江浙一带,富庶发达之地。 笔者问老人家,从四川和重庆来到北京和河北,工作、生活、定居,习惯吗,想家吗,后悔吗?老人回答,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哪里适合居住,适合发展,就到哪里去。并举例,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发现上边有密西西比河,有五大淡水湖,就像中国的长江是个藤,上有五个葫芦即五大淡水湖一样,非常适宜人居住,然后,英国等欧洲的一些国家就移民过去,形成了美国,如今这么强大。 “当然,我们那个时代的大学生都是根据国家需要分配的。”他说,四川除了山还是山,穷山恶水,交通不便。过去不是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称吗! 短短一个小时,老人把近80年的人生积淀和智慧向我无私奉献、倾诉了这么多。临别,我表示,以后有时间,争取每天早上还要过来交流、聆听。 |
关键词:廊坊,每天,横笛,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