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老卖老”有悖道德文明
前些天,在市区通往开发区的一辆公交车上,一位老大爷拄着拐杖上了车,当时车内座位已满,坐在前面的一个年轻人很有礼貌地站起来让座,谁知这位老人却径直走到后门附近一个女孩的座位前,并要求让座。当时这位女孩正在聚精会神玩手机,并没有注意到身旁的老大爷。见女孩没反应,这位大爷推搡着女孩大声说:“见老人站你身边都不懂让个座,真是太没教养了”。被推搡后,女孩才恍然大悟。回驳道:“有话不能好好说呀,你推我干嘛”?于是,一场唇枪舌剑在所难免。 就事论事,这位女孩并没有什么过错,有过错的倒是这位老人。毕竟乘车有个先来后到,让座应该,尊老嘛。但不让座,也不违规违法。只是这位老大爷太“倚老卖老”了,很有点“为老不尊”的味道。 有句话很逗:“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似乎略显过时的段子,却被近来屡屡见诸报端的“为老不尊”的新闻再次变成舆论热点。唐山老人的广场舞打扰到附近学校,高中生站立抗议,却遭到了老人的羞辱;广东汕头两名高三学生扶起了骑电动车摔倒的老人,反而被老人诬陷讹诈,报警后才获清白;更有甚者,石家庄一位老人因为女孩不肯为其让座,竟然一屁股坐在女孩的腿上…… 我们知道,孔子理想中的人生境界是“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则从欲,不逾距!”可见,人活到一定年纪,眼界应该更为开阔,心境应该更为豁达,不但在年纪上资深,在看待人生百态,对待周围人时,也应该多一分谅解,多一分宽容。 可看看我们周围的个别老人,挤公交抢座的气力丝毫不逊色于年轻人,被让座时,一副理所应当的架势,连句“谢谢”都不说。跳广场舞时,对前来相劝控制音量的人恶语相向。更别提那些摔倒被扶时,讹诈好心人的了。 发展中的中国,最大的改变是由过去的熟人社会,变成了陌生人社会。过去乡里乡亲,谁不认识谁呢?一纸“乡约”比村民们不知道的朝廷法律更管用。在一个举目望去,人人相熟的社会里,道德目光的规范力量无比强大。而随着人口大量迁徙,陌生的城市里,人们也就不拿面子当回事了,老死不相往来的邻居、公交车上抢座的路人,都是只见一面的缘分,打过这一架,我们不用再相见,于是撕破脸皮成了常态,自我利益最大化成了一些人行事的基本准则。 “人性本善说”和“人性本恶说”,其实都在强调教化和社会规范的力量。要改变少数人“为老不尊”的现实,检讨曾经的道德沦陷,反思历史缺欠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改变当下的环境。实现“为老者自尊”,一方面要创造出“自尊”的条件,一方面要对“不自尊”者进行惩戒。 如果“为老不尊”者,缺乏道德底线,那么就要由社会给他们划出一条底线。如果“为老不尊”者,没有禁忌没有界限,那么就要由社会让他们在道德、法律的规制下,有所敬畏、有所畏惧。如此,“为老不尊”才能失去市场。(寇占文) |
关键词:老人,女孩,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