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日客运量下降80万人次
昨日,《票价改革之北京轨道交通客流影响分析》发布:计程票价实施后,本市轨道交通日客流下降约80万人次,但乘客出行特征暂无明显变化。市交通委运输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使用一卡通的乘客比例从原本的近80%增长到85%以上。购买单程票卡的人数每天减少约17万人次。 7条地铁线高峰依然超饱和 “我从东四站想坐6号线去朝阳门,结果等了2趟车才挤上去。”市民孙女士回忆起本周一早高峰的经历,连连摇头,“总体客流不是下降了么,我一点也没体会出来。” 自从调价后,地铁到底有没有变得松快点?昨日发布的分析报告中首次给出明确答案:1号线、10号线等10条线路高峰小时满载率略降,但仍有7条线路超饱和。尤其是6号线二期和14号线东段开通后,6号线的满载率反增了8个百分点。 目前,高峰小时满载率依旧超过100%的线路分别是1号线、5号线、6号线、9号线、10号线、13号线、昌平线、八通线、4号线-大兴线。昌平线依然是最挤的一条地铁线,满载率高达138%,这意味着每平方米要挤下七八位乘客。 短途和长途客流下降最明显 数据显示,轨道交通日均客流较计程票价实施前下降了约80万人次,降幅约为8%。除了新开通的4条线路客流正在增长外,其余线路客流下降幅度从3%到18%不等。其中10号线客流下降最明显,相当于每天少运了34万人次。另外,受到6号线二期开通分流影响,八通线客流降幅也比较大,达到15%。 到底谁放弃了乘坐地铁呢?交通部门分析认为,短途和长途客流下降最明显。比如6公里以内的出行,客流下降8.8%;4公里以内的出行降低了11.5%。这基本达到了“引导短途客流乘坐地面公交出行”的设想。 乘距超过52公里的地铁客流也明显减少,其中52公里至72公里的客流下降15.2%;72公里以上的客流下降13%。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表示,这部分客流的方式转移情况将成为下阶段研究重点。 平峰客流少了约1成 是谁放弃了地铁出行?显然,大部分通勤族们并不在列。因为早高峰客流同比下降仅3.9%,晚高峰也只下降了8.7%。尤其是20时之后,受到部分公交线路收车较早等因素影响,客流只减少了3.3%。 大部分减少的客流都出现在平峰期。受到票价影响,大约11.8%的平峰客流改换了其他交通方式出行。 交通部门相关负责人分析,虽然短期内客流量下降,但平均运距、换乘次数、出行时间等主要客流指标特征并未出现大波动,但是随着春节后返城客流增加,乘客对于计程票价适应程度增强,整个轨道线网的客流特征还会发生变化,有可能反弹。 相关新闻 公交客流下滑6.1% 公交改为计程票价后,客流也有新变化。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透露,新票价实施的最初两天,公交日均客运量下降了约6.1%。不同票制类型的公交线,受到的影响也不同。原一票制线路受影响最大,日客运量下降了8.3%。而此前就是分段计价的线路客流几乎没有受到影响,只下降了大约1.1%。 相关现场 北京西站每天要补1000张票 昨日上午10时,北京地铁西站,一位志愿者站在出站闸机前大声说:“买单程票的乘客从这里出站,把票给我就行。” 她身边的闸机经过“改装”,单程票出站不用插卡,刷卡即可。该站所属站区长崔晋耀说:“这么做主要是为了加快出站速度。这一站出站客流多为外地乘客,对于闸机使用不熟悉,经常一个人出不了站,后边能堵七八位。” 记者观察5分钟,4位乘客被要求补票。数据显示,自从计程票价后,这一站每天要补大约1000张票,大部分都是超里程。 一位售票窗口工作人员说:“我们最近也加了新服务,只要乘客说的目的地是换乘站,我们就会多问一句,您最终要去哪儿?”原来,相当一部分乘客以为分段计价需要到换乘站后再重新购票。“乘客购买车票时请报目的地车站,避免因补票等拖慢行程。” 北京地铁方面介绍,随着春运开始,地铁西站客流基本在14万至15万人之间,进出站各占50%,单程票每日发售26000张左右。除了原本的4个售票室和24台自动售票机外,这一站还增设了4个临时售票室、4个移动售票室和4个补票室。197名志愿者每天轮番上岗。 |
关键词:北京,地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