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廊坊频道
新闻热线:0316-2339594  投稿邮箱:15831680538@163.com  通讯员群:218899266

媒体映照下的马航事件: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http://www.hebei.com.cn 2014-04-08 10:43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新华社北京4月7日新媒体专电(“中国网事”记者袁震宇周劼人)一个月过去了。

  从3月8日马航370航班载着239个人消失在茫茫夜空,一个月过去了,飞机依然下落不明。

  “天生的电视剧本”--美联社的标题,道出马航370事件的波谲云诡。

  经过媒体映照,关于马航370的人和事折射出多变的色彩。

  透过媒体认知、思考这一事件,每一天人们都以为自己正在接近真相,却一再迷失在海市蜃楼中。

  这一个月,我们透过媒体看到的,也不仅限于搜寻一架飞机……

   世界媒体聚焦马航370航班

  3月8日晨,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发表声明,旗下MH370航班于当天凌晨2时30分失去联络。消息传来时,距离飞机燃料用尽仅剩约一个小时。

  这架原定飞往北京的波音777-200客机,载有239人,其中154个是中国人。

  或许是一种巧合,3000多名中外记者此刻正云集北京,报道正在召开的中国两会。更巧的是,当天正值人大会议休会。记者们甚至不需任何权衡,就奔上了赶往首都机场的路。

  尽管并未确证“失联”航班是否“失事”,但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客机燃料即将耗尽的事实,很多媒体的语态已经调到了“空难”模式。

  飞机难觅踪迹,第一现场就是机场接机大厅。从多年灾难报道中锻炼出来的各路记者,第一时间将话筒、录音笔和镜头对准了痛哭流涕的家属。

  不知所措的家属面对媒体的长枪短炮--当这样的照片在网站、微博、微信传开,舆论沸反盈天。

  相较失联飞机去向这个话题,对“无良记者”“冷血媒体”的声讨,对职业道德、新闻伦理的辩论,一度喧宾夺主。

  有媒体发出倡议,请记者等待官方消息,不采访、不打扰家属。

  有人点赞:“做得好!”也有人尖锐质疑:“虚伪!失职!”

  一些媒体从业人员认为,绝无理由反对媒体报道包括家属痛苦在内的情况:没有不能拍摄的场景,只有不能采取的方法。

  此时,另有两条线影响着舆论走向。

  其一,是一些媒体频繁发布的祈福微博和图片。如果说,事发当天这些“催泪弹”尚能得到网友的支持和转发,随着时间推演,对“苍白煽情”的批评声浪越来越高。

  其二,是经被各种新媒体平台放大的谣言。据不完全统计,从飞机失联消息公布开始,仅8日当天就出现了5条传播较广的谣言。

  在漫天谣言之下,某些媒体的报道却“文不对题”,多是祈福和故事,缺少的是有价值信息,自然引来网民嘲讽。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马少华从“新闻框架”的角度加以分析:“国际媒体一开始就把这一疑云密布的事件放置在‘事实性’的框架之中;而一些中国媒体,也许由于飞机上的154名乘客毕竟是自己的同胞,则可能从一开始就把这一事件定位在‘情感性’和‘价值性’的框架之中。”定性失误(灾难报道还是调查性报道),战略目标就出现了偏差(引导舆论还是追寻真相),报道方式自然显出巨大差异。战略上的失误,非战术上可以补足。这一点,留给新闻人的教训非常深刻。

  于是,事件初期的中外媒体,像是两条道上跑的车,方向各异。

   报道深入,真相却“缥缈”

  --“几乎所有的干货都是《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路透社、BBC等英美媒体挖出来的,它们的报道真正对马来西亚形成了压力。”

  两本护照,曾给马航370事件蒙上了“恐怖”色彩。

  8日晚些时候,意大利和奥地利成为舆论关注焦点--两国官方分别确认,马航所公布乘客名单中一名意大利人和一名奥地利人并没有登机,他们的护照先前在泰国丢失。此后马方开始就冒用护照登机一事,调查飞机遭到恐怖袭击的可能性。

  正当人们或惊讶于注销护照竟能正常使用,或惊恐于“9·11”是否重现时,另一条线索又打破了之前的猜测--9日,马来西亚空军司令说,雷达记录显示客机在失踪前有折返迹象。几天后,这位空军司令又表示,军方雷达曾监测到不明物体的信号,但不能确认是否为失联客机,可也不排除飞机曾试图折返。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1日,一家澳大利亚电视台报道,失联飞机的副驾驶2011年曾邀请两名女乘客进入驾驶舱,并在飞行中与乘客拍照。两天后,有关机长的信息也被起底,包括他家中装有飞行模拟器、曾向社交网站上传修理电器的视频、是反对党领导人的支持者等。尽管马航坚称没有线索证明飞行员造成了客机失联,却无法阻止媒体对机长和副驾驶背景的挖掘。

  冒用护照、飞机折返、机长行为……越来越多的“线索”被披露,真相却似乎越来越缥缈。

  于是,媒体开始“各显神通”。

  11日,CNN通过国际刑警组织,确认了冒用护照登机的两人为伊朗公民,其中一人希望到德国寻求避难,他们是恐怖分子的可能性不大。“护照插曲”告一段落。

  14日,路透社援引不具名消息源报道,军用雷达数据显示,疑似失联飞机蓄意偏离航道,飞越马来半岛前往印度安达曼群岛。“折返疑云”向着“被坐实”的方向发展。

  15日,在媒体对机长和副驾驶的重重怀疑下,马来西亚警方搜查两人各自的住宅;四天后马政府表示,机长家中飞行模拟器内一些数据已被删除。“机长嫌疑”逐渐加深。

  惊悚背后,似乎藏着更多悬疑。

  此时,中国记者也到达了一个又一个新闻现场--丽都饭店、富国岛、吉隆坡、搜救舰船。中国新闻人的努力,让国内受众及时看到了搜救画面,听到了发布会声音。但必须承认的是,这一阶段中国媒体在关键信息挖掘、证实证伪上几无所获。

  《无法到达的新闻现场》--这篇网上流传甚广的分析文章,标题道出了中国媒体表现“疲软”的缘由:“仅仅‘到达’,仍然不是‘媒体的力量’。因为,有一些新闻没有‘现场’,而有一些‘现场’无法‘到达’。”

  现场,不仅在发布会上或搜索区域,更在国际刑警组织、飞机制造商、卫星机构、机长住处。这背后,既有“不知向何处挖”的混乱,又有“挖不到信息”的尴尬,中国媒体的情报搜集和分析能力有待改进,这值得反思。

  但是,即便想到了“现场”在哪,真的能够“到达”吗?

   新闻角力背后的国力较量

  --“失联客机是马来西亚的,乘客最多的是中国人,而掌握信息最多的看来是美国。”

  海洋、天空、太空,飞机、雷达、卫星,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搜寻中,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层出不穷。

  中国的科技实力在搜救中也有充分体现:我国调动了21颗卫星参与搜寻,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在事发当天就开展疑似位置遥感监测工作……

  很多原先仅在专业领域内掌握的信息,通过这次搜寻向公众普及,很多只在科幻电影中出现的场景,通过媒体呈现在受众面前。通过这些,媒体和公众的不断追问,甚至“倒逼”出了真相。

  3月13日,《华尔街日报》援引匿名美国调查人员的话报道,基于飞机的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特伦特引擎自动下载并发送给地面的数据显示,客机在失联后还飞了大约4小时。

  次日,路透社援引匿名消息源报道,客机从雷达消失后,不止一颗通信卫星收到来自客机的微弱电子脉冲信号,说明飞机在失联后还有通信能力。

  这两则报道推动马航370事件调查出现重大转折。马方3月15日承认,客机从民用雷达上消失后又飞行6个半小时以上航程,卫星与飞机之间的最后一次通信为3月8日8时11分。

  3月22日,当中国发布高分一号卫星在印度洋南部海域观测到新的疑似漂浮物时,在珀斯的中国记者甚至被外媒记者围堵,打探消息。

  3月24日,中国军机在搜索区域发现疑似碎片目标。这条消息由当时身处一架中国空军伊尔-76运输机上的中国记者传回,中国媒体实现全球首发,被西方主流媒体署名转载。

  这些细节印证了马航370信息搜寻大战背后的逻辑--媒体消息落后于人,实是“非战之罪”。真正的问题是实力问题--新闻竞争的表象下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失联客机由美国波音公司制造,发动机生产厂商是英国罗罗公司,发送电子脉冲信号的飞机通信寻址与报告系统,其主要部件由总部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霍尼韦尔国际公司提供,而接收信号的国际海事卫星组织总部位于伦敦。

  相比享有“匿名消息源”的美英媒体,当中国记者费尽周折联系上的波音公司和罗罗公司,这些公司在面对中国记者的追问却三缄其口。

  对西方媒体而言,获取这些本国机构的信息,实质上是“本土作战”。同理,当中国卫星、中国军机有所斩获时,主动权也自然转到中国媒体手上。

  “危机事件,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一位西雅图航空领域专家告诉新华社记者,“希望这次事件让中国能有个基本判断。”

  虽然已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仍有很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马航370事件再次凸显这个尴尬事实。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综合国力竞争中,我们必须正视现实、承认差距、密切跟踪、迎头赶上,走自主创新道路,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在涉及未来的重点科技领域超前部署、大胆探索。

  知耻而后勇,或许是这一事件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

   搜寻马航370,追寻真相

  --“搜救不能停止,真相不能缺席!这才是对生命最好的交代!”

  北京时间3月24日晚,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宣布,数据分析显示失联的马航370航班在印度洋南部海域“ended”。

  End,词义为完结。但在这“结论”背后,仍有大片难以填补的空白。

  飞机在哪里?出事原因是什么?谁该负责?

  这一幕,只是一个结果,不是真相。

  这一幕,不是尾声,是新一幕的开端,是更加深入细致、也更加艰难的搜寻和调查的开端。

  中国的努力,世所共见。“中国是有史以来唯一一个调动21颗卫星寻找同胞的国家,因为突然变轨而大大提前卫星报废的时间。”各大论坛里流传着这样一个帖子。

  在这场多国参与的海上搜救行动中,中国舰船成为海面搜寻主力。截至记者发稿时,我搜救队伍已对20多万平方公里的疑似海域进行了拉网式搜索,另有过往商船、渔船协助搜寻了16万多平方公里。

  中国新闻人的努力,世所共见。在紧急起航展开搜救的海军井冈山舰上,在刚刚完成南极科考任务即投入搜寻的“雪龙”号上,在陌生空域执行任务的伊尔-76运输机上;在珀斯的搜寻联合协调中心,在吉隆坡的国际调查组,在位于北京的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处处皆有中国记者追寻、追问的身影。

  4月5日,中国海巡01轮在南纬25度、东经101度附近南印度洋水域通过黑匣子搜寻仪侦听到频率37.5kHz每秒一次的脉冲信号。

  由中国记者发出的这条消息,立刻成为新闻头条。

  在CNN的连线报道中,前英国国防部顾问迈克尔·凯对中方“草率”发布信息颇有微词,称这使珀斯协调中心处于尴尬境地,中方应该先运用潜水、机器人等方式实地探测,并确证属于马航370之后,再发布消息。

  只准西方媒体独家,不许中国媒体发声。这成为马航370事件一个耐人寻味的注脚。

  “154名中国人的事情,已经变成了全中国人的事情。在这个扑朔迷离的事件中,我尽力去采访,采到的任何一丁点信息,传达到家属那里,传达到国内受众的耳边,或许会是一点点的慰藉。”一名驻澳大利亚中国记者的话,或许是参与马航370事件报道的中国新闻人的心声。

  不放弃追寻真相,是我们对154位同胞的责任。(完)

 

关键词:马航事件,核心技术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 新华网
责任编辑:张世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