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全面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顺势而谋取舍有度
改革开放至今,从珠三角强势崛起,到浦东开发带动长三角经济增长,再到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区振兴、泛珠三角合作,每一次区域经济的协同成长,对中国经济和地区发展都至关重要。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廊坊坚持把对接京津作为发展的战略基点,主动与京津开展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接。但是,京津强大的“虹吸效应”,使廊坊要素资源“流出”大于“流入”,既享受“大树底下好乘凉”的区位红利,也面临“大树底下难长草”的尴尬境地。 如今,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廊坊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也给廊坊注入了一剂加速崛起的强心针。 “京津冀协同发展,对地处河北、对接京津最前沿的廊坊来说,是一个最大、最现实、最不能错失的历史机遇。”市委书记王晓东说,廊坊要力争把自身优势放到最大,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争做先行军。 廊坊该如何顺势而谋、应势而动,避免“虹吸效应”、借势“辐射外溢”?怎样优化发展布局,坚持“取舍有度”,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如何凝聚共识,抢抓机遇,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在新一轮对接中抢得先机?这成为亟待破解的最现实、最紧迫的课题。 紧邻京津,要避免“虹吸效应”;协同发展,应借势“辐射外溢” 多年来,面对日趋激烈的经济竞争,廊坊始终推进对接京津、区域协同发展,力争发挥“1+1>2”的聚合效应,从而赢得区域竞争优势。 回顾廊坊对接京津的发展思路,从上世纪80年代“服务京津、靠城吃城”的城郊型发展战略,到90年代“借助京津、扩大开放”,再到“置身沿海、借势京津、加快崛起”,目前已进入“主动融入、服务共赢、高端发展”的新阶段。 依托紧邻京津的区位优势,廊坊先后培育了“5·18”经洽会、“9·26”农交会、“北京·廊坊周”、廊坊(天津)投资合作对接会等招商平台,先后引进华为、美国JM等3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和京东方、中兴等一大批知名跨国公司,实施建设新奥光伏、润泽国际信息港等投资百亿元项目。在促进京津廊产业同兴、交通同网、城乡同体、文化同台方面,廊坊也大有作为,成效颇丰。 不可回避的是,在区域协同发展上,多年来无论是首都经济圈还是曾经的京津冀都市圈,都面对着纸上谈兵的尴尬局面;廊坊在最先接受京津“辐射外溢”的同时,也遭遇其产生的“虹吸效应”;由于三地实力差距悬殊、行政壁垒坚固、观念阻碍等原因,“廊坊热、京津冷”频繁出现,协同发展几度牵手又数度停滞。 近年来,“大树底下难长草”的局面有所改观,廊坊面临的形势正发生着新变化。 从区域发展来看,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首都经济圈规划编制加快推进,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和东扩南拓战略深入实施,天津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定位加速推进,对周边辐射带动真正开始大于“虹吸效应”,项目、人才等各类高端生产要素外溢趋势日益明显。 从廊坊自身来看,地处京津冀城市群的地理中心,是北京未来发展的新空间,是河北对接京津、临空开放的主要门户,还是宜居宜业的生态城市,再加上依托首都新机场建设临空经济区、加速北三县统筹发展这两个“新引擎”,廊坊完全具备成为河北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排头兵的极好条件。 “各种机遇和要素充分叠加,使廊坊与京津‘草与树’的关系深化为‘根与树’的关系,并正在成为根深叶茂的现实。”市长冯韶慧说,双方紧密相联、共为一体,双向互动、彼此依赖、深度对接的时机已真正到来。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战略下,站在华北区域的地理大坐标中,如何进一步避免京津的“虹吸效应”,充分借势“溢出辐射”,成为廊坊当前必须面对的一道考题。通过分析历史、反思过去,廊坊似乎找到了答案——读懂京津、完善自己,主动承接、找准重点。 读懂京津、完善自己,就是放宽视野,面向京津、对话京津、融入京津,进一步深度解读京津需求,并客观审视自身实际,明确发展优势和劣势,积极正视问题和挑战,做到规划编制和现实工作同步推进。另一方面,全力打造优于京津的梯度差,使廊坊的生活置业成本更低、环境更好。 主动承接,找准重点,就是创新尝试突破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充分发挥有别于京津的比较优势和相对潜力,把京津离不了、干不好的功能、产业和相应要素转移过来,实现分工协作、错位发展。同时,加快北三县统筹发展,集中打造协同发展示范区,以临空经济区建设来完善和优化城市、产业布局,把带动廊坊发展的积极作用发挥到极致。 主动融入,要优化“发展布局”;转型发展,应懂得“取舍有度” 深化改革元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应势而生。对于廊坊而言,这既意味着凭借地缘之利可以分享更多机遇,也意味着对廊坊提出了更高的转型发展要求。 2013年以来,廊坊始终笼罩在雾霾“伤痛”之中。作为华北地区唯一的设区市级“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却被戴上了污染城市的“黑帽子”,不仅压得全市人民喘不过气来,廊坊的决策者更是心急如焚。 无论是“壮士断腕”,还是“刮骨疗伤”,治霾,廊坊从未停止过。围绕改善空气质量,廊坊铁腕治理大气污染,全面打响燃煤、扬尘、尾气、烟气和工业污染五大治理攻坚战。 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共拆除燃煤锅炉437台、脱硫除尘改造102台,钢铁企业全部实现脱硫除尘改造和在线监测。淘汰黄标车6.3万辆,关停取缔拆除重污染企业367家,压减炼铁88万吨、平板玻璃70万标准重量箱,超额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任务。 与此同时,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被请出了廊坊,取而代之的,是一批更环保、更节能的企业。目前,我市已建成市级以上技术研发中心74家、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4家,高端科技服务平台进一步夯实;年初,美联制动已全面搬迁,青岛啤酒年底完成搬迁,可削减燃煤1.08万吨、二氧化硫210吨、烟尘310吨…… 2013年,通过先“破”后“立”,廊坊开启了高端、绿色发展的新格局。廊坊的实践证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并非是非此即彼的单项选择,要跳出唯GDP是瞻的观念,在创新中进寻求产业转型升级,在“洗牌”中重构自身竞争优势。 当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廊坊应按照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赢发展的原则,遵循“变近为通、变通为同、同中求特、特中求好”的对接策略,在转型发展中懂得“取舍有度”,在优化“发展布局”中主动融入京津。 在空间布局上,按照城市、国土、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规划,集约、高效利用空间资源,重点体现北京生态涵养区的特征,保持大规模绿地和农田,大力修复生态、治理环境。 在产业发展上,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围绕环保型高端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现代农业、现代服务、总部经济等实体经济,少上一般性传统工业,坚决不上落后污染产业,努力实现以极小的土地空间获取最大的产业发展。 在风格特色上,既要与北京大都市有显著差异,又要与京城文化相协调,体现京郊特色和田园风光。在规划建设中,着重处理好城市建设现代化与保持文化延续的关系,努力做到高品位、有特色。 顺势而谋,才不会“望而兴叹”;应势而动,才能够“率先而为”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央准确把握经济规律,深刻审视区域特点,主动顺应发展大势所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地处京津冀核心地带,廊坊的条件得天独厚,理应顺天时、汇地利、聚人和,全面融入并率先享受协同发展带来的红利。 在协同发展大格局中,廊坊将扮演好两种角色:一是服务角色,为北京建设和谐宜居之都服务,特别要强化生态保障功能;二是受溢角色,承担好京津辐射外溢、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 着眼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的需要,廊坊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在发展定位上,坚持绿色发展、高端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在建设重点上,打造良好生态、实体经济、文化体验、幸福宜居“四个战略高地”,形成平原森林城市、环保产业城市、文化体验城市、幸福宜居城市“四大城市名片”;在区域布局上,抓好“三个发展引擎”,即北三县统筹发展,中南部空港新区建设,深入论证南部建设廊南森林湿地生态走廊和新型制造业基地;在发展支撑上,推进园区建设、项目建设、民营经济和创新体制机制“四个重大突破”。 当前,廊坊正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全面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抢抓新机遇建设新廊坊”为主题,开展一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把思想统一到中央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把力量凝聚到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具体要求上来,把工作集中到抢抓新机遇建设新廊坊上来。 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势,廊坊断然不会“望而兴叹”,肯定要顺势而谋、应势而动、率先而为,告别“喊破嗓子”,真正“甩开膀子”,扫除现实阻力,强力实效推进。 ——强化顶层设计全面对接。主动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将发展规划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要求对标,与京津相关规划对接。当前,廊坊正组建高规格的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抓紧制定一揽子工作方案,力争抢先实施。 ——强化功能和项目承接转移。加大对接京津功能性资源向外疏解的引进力度,将北京的央企、外企和民企总部作为招商重点,密切关注北京准备转移的1000多家企业,加大承接高端项目力度,避免低质低效项目进入。 ——强化交通设施通联对接。积极推进联结北京的高速公路、地铁、轻轨、跨潮白河大桥等重点交通设施对接工作,加强首都新机场交通体系规划的对接争取力度,打造便捷畅通、内联外拓的立体化交通网络。 ——强化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加大力度推进生态建设,增大环境容量,增强环境承载能力。坚定不移地推进节能减排和大气污染治理,进一步淘汰过剩落后产能,积极发展高端环保型产业,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形成京冀之间新的巨大生态屏障。 当前,京津城市化进程具有阶段性差异。北京呈现明显的扩散效应,而天津聚集效应仍占主导地位。对此,廊坊在对接京津过程中要实施差异化策略,主对北京,兼对天津,竞合有别,各有侧重。 经验证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从来不是一路坦途。目前,某些地方行政干预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依然存在,区域发展战略与规划如何避免相互“撞车”,资源要素如何合理配置等,都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对此,廊坊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积极的应对策略。(刘杰) |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廊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