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科技高效农业“点绿成金”
驱车驶进文安县兴隆宫镇朱何村南,屹立醒目的温室蔬菜大棚,累累的蔬菜果实,川流忙碌的采摘社员,耸立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设施蔬菜产业基地”的标识牌格外引人,农业综合开发扶农、支农、强农的带动作用一目了然。 2012年以来,文安县借塑料转型之际,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高度重视农业综合开发,决心借力农业综合开发环首都设施蔬菜项目之力,打造京南蔬菜产业供应基地。2012年,成功申报了古洼首例年产216万公斤设施蔬菜项目,占地230亩,总投资1353万元,并纳入县政府2012年十件强县富民实事之一。2012年底,年产216万公斤设施蔬菜项目全部竣工投产,实现销售收入300万元,带动农户80余户,真正达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给政策,为项目建设打造环境千方百计。年产216万公斤占地230亩设施蔬菜项目是文安县首例规模型温室大棚基地项目,项目建设的成功与否决定着全县蔬菜产业化发展成与败。为此,县开发办成立了项目建设办公室,县委、县政府针对项目建设出台了实施意见和优惠办法,在用水、用电方面予以优惠,同时,严厉打击一切阻碍项目施工的违法行为。对项目建设及后期蔬菜产品上市保障绿色通行,并配套建设了文安蔬菜交易市场。通过政策调动,确保了项目竣工投产见效。 强服务,为企业生产跑前跑后。在项目建设初期,帮助企业完成规划的设计,并指导企业做好招投标、预决算等前期工作。同时,文安兴隆果蔬专业合作社原先主营为蜜童、墨童西瓜的生产,蔬菜种植经验缺乏,为此,县农发办多次引导企业到山东寿光和固安顺斋蔬菜基地进行学习借鉴,吸取同行业的宝贵经验拿来我用。带领企业先后考察了北京新发地、天津蔬菜交易中心等地,并与中国航空公司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签署了蔬菜生产订单合同,为企业后期市场销售奠定了扎实基础。 求高效,经营模式多种多样。加强蔬菜经营的多样化,把草莓种植的近10个温室大棚建成开放式的蔬菜采摘园,由当初的走出去销售变为把客户引进来消费,不仅节约了成本,蔬菜价格也比市场高出近一倍,据测算,仅2012年一季10个温室的采摘收入就达到近50万元,极大地提高了产业效益。目前,合作社正实行“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由合作社社员或农户承包温室,公司承担育苗、农资等一切费用,社员只负责管理,实行年利润分成,有效地调动了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做支撑,坚持科技兴产。兴隆果蔬专业合作社在项目投产的第一考虑加强科技管理人才的引进,高新聘请蔬菜管理人员6名,负责蔬菜生产、质量监测各个环节,打造优质蔬菜产品。同时,与中国农科院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合作协议,中国农科院每30天来专家对蔬菜生产基地进行一次指导,并同时对农户进行培训,一对一实地对接,保证了蔬菜生产的优质高效,也对蔬菜生产的长期化、长远化提供了优质保障。为提高蔬菜产品层次,合作社注册了“百草洼”牌蔬菜品牌,以绿色为主导,突出有机蔬菜基地发展。 设施蔬菜的欣欣向荣,推进了文安农业产业化进程。2013年,又成功申报了赵各庄镇澎耳湾村300亩年产295万公斤及辛庄管区王仙庄村270亩年产260万公斤设施蔬菜新建项目, 11月底全部投产见效,随着两个项目的竣工,该县温室蔬菜播种面积将达到千亩。同时,与山东寿光、北京乐意集团等多家公司签订了长期合作合同,达成合作意向,为蔬菜后期发展提供了市场保障。蔬菜产业的崛起将为文安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推波助澜、增光添色,环京津蔬菜基地的确立也将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带来新的增长点。(王洋洋 孙会争) |
关键词:文安,点绿成金,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