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核心是人。”5年前的12月20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
城市建设关乎城市形象,更关系到群众的生活质量。对于城市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宜居城市怎么建?
2017年,廊坊市启动实施11条道路、15个区段断头路打通工程;
2018年,全市完成新建及改扩建生活污水处理厂12座;
2019年,光明道上跨铁路桥工程开工建设;
2020年,艺术大道下穿桥全线通车,为连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建设、助力廊坊临空经济区发展起到了重大拉动作用……
廊坊,正在这一重要理念之下聚焦发力。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
市区灯光璀璨,车流如织。
“廊坊要当好京津冀城市群典范城市”。
按照省委主要领导提出的要求,廊坊市高起点、高规格,以大手笔、大气魄主动谋划,深入落实“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年”活动,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按照“打基础、拉框架”“出形象、有变化 ”“对接京津、迈上新台阶”的工作思路,廊坊市谋民所需,温暖民心,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引导住建行业产业转型发展、建设惠民实事工程,让市民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道路是城市的脉络,脉络畅通,城市的空间也就拓展了
“十三五”期间,廊坊市大力实施打通“断头路”、主次干道提升改造、小街巷改造等工程,进一步打通“中梗阻”、畅通“微循环”,交通从平面向立体建设迈出重要步伐。
据悉,全市先后打通外环路西南环线、永兴路南延、新华路北延、广阳道东延、艺术大道西延等20余条“断头路”,累计通车总里程达40余公里,城市发展框架不断拉大。
2019年9月,光明道上跨铁路桥工程开工建设。2021年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路网格局、缓解城区交通压力,成为串起廊坊高质量发展的“金腰带”。
——补齐城市排水防涝和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短板
“十三五”期间,新建市区广阳道八干渠泵站、爱民道大皮营泵站、龙河1号、2号泵站、永兴路1号、2号、3号泵站、垃圾发电厂一体化泵站、瑞丰道泵站,艺术大道桥泵站,改造永丰道、益民道泵站,有效消除并有效缓解市区新源道、爱民桥和爱民西道、东安路爱民道区域、益民道、永兴路、常甫路、常青路等积水点积水情况。2017至2019年,全市整治易涝点27个,完成了住建部、省住建厅既定任务。
为了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2018年,全市完成新建及改扩建生活污水处理厂12座,目前,全市共有县级及以上污水处理厂15座,日处理能力60.8万吨/日。
10月7日,光明道上跨铁路立交桥工程现场,广大建设者加班加点坚守在一线,施工现场紧张有序。
——让城市发展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3月10日,在市区建设路(北凤道—新源道)雨污分流项目建设现场,一段长约625米的施工路段,已经破土开挖出一个20平方米左右的工作坑,46名身着荧光绿反光马甲的施工人员经过测温、消毒后,有序进入现场准备施工。此路段开工作业标志着我市2020年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全面启动。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雨污分流改造128.54公里。其中市主城区改造完成40.8公里,累计完成投资4.2亿元。各县(市)、廊坊开发区已完成改造87.74公里,累计完成投资6.2亿元。
——实施夜景亮化,流光溢彩美不胜收
入夜,华灯初上,廊坊一片灯光璀璨,流光溢彩,一幢幢楼体灯饰把这座城市点缀得美轮美奂……
“十三五”期间,全市分两期实施中心城区夜景亮化工程,2017年实施的一期工程中,完成了广阳道、新华路、银河路、北凤道61处公共建筑和16处景观节点亮化提升;2018年,在上一期项目的基础上,重点对城市标志性建筑物和人员密集活动场所实施景观亮化提升,共完成47栋公共建筑和5处景观节点亮化施工任务。
伴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如今,廊坊市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良好发展态势已然形成。
绿树成荫翠满城 一枝一叶总关情
艺术大道旁的景观带。
夏日,驱车行驶在宽阔笔直的艺术大道上,三十里长街一步一景、百步一园,成为了我市一条秀美景观路,绿色生态路。
一路一景观,一路一特色。
永兴路南延绿化带,用月季铺设锦绣底色;西南环线绿化工程以月季花、月季树为主要花卉……一条条被月季簇拥的主干道,成为城市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2017年月季被确定为市花后,城区月季种植遍布公园、游园、道路、节点、单位、小区,总量达1000余万株,共170多个品种,总种植面积达到62万平方米。在市区新华路、广阳道、北凤道、裕华路等20多条主次干道绿化带内优选玉兰、海棠、碧桃、樱花等花木,形成了“一街一特色、一街一精品”的景观格局。
市园林局总园艺师侯卫波介绍说:“今年全市新建城市绿廊绿道55公里,完成艺术大道西延、机场北线高速、永兴路南延、西南外环、龙光路、新源道等新建道路绿化工程。”
建设花园城市,廊坊超前谋划。早在2006年,廊坊市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是全省获此殊荣较早的设区市。近年来,廊坊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把园林绿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市情、对标对表京津雄园林绿化建设标准,以绿色润染城市道路,以花木装点公园游园,以文化带动景观设计,打造京津冀交界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增长极”,为加快建设门户枢纽城市开动“绿色引擎”。
出门即公园,入眼皆美景。
2017年5月丹凤公园实现开园;2018年5月,瑞丰公园开园,填补了南城没有大型综合性公园的空白;同年启动的朝阳文化体育公园,已完成一期建设任务。
城市“颜值”飙升,市民看得到的是美景,看不到的是廊坊在城市建设、管理精细化上付出的绣花功夫。
“相比以前,现在城市绿化更科学合理。”侯卫波介绍说,廊坊花大力气推动城市建设,提出了整体设计、科学规划、日常监管等方面的精细化。
经过多年建设,廊坊市城区园林绿化绿量充足、景观丰富,以廊道为环、公园为核、街道为轴、游园为点、庭院为网、河渠为络的城市绿化美化新格局初步呈现,全面提升了廊坊市的城市品质和城市魅力。
截至2020年底,市区居住小区绿地面积431.53公顷,平均绿地率为33.92%。其中省级园林式居住小区67个,市级园林式居住小区131个。市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绿地面积245.8公顷,平均绿地率33.54%。其中省级园林式单位76个,市级园林式单位140个。
完善环卫设施设备 让“天更蓝地更净”
市区文明路垃圾中转站,正在有条不紊地运行。
7月25日,在廊坊艺术大道,广阳区环卫局考核小组组长赵雷将一个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金属框放在非机动车道上,用小刷子收集框内的尘土,上称称量。屏幕显示1.5克,“框内尘土低于8克,符合环境卫生示范路要求。”
“这条路段是‘环境卫生示范路’,我们分别在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便道任一点位选取1平方米的路面积尘称重,只要积尘负荷量分别不高于4克、8克和12克,就代表此处的‘以克论净’作业质量达标。”赵雷说。
记者在该路段见到,绿化喷洒车、湿扫车、雾炮车、道路养护车,一应俱全。广阳区环卫局机扫中队中队长马劲松告诉记者,他们的机扫工作分两时段循环作业,几乎覆盖了全天24小时。
据市环卫局办公室副主任陈颖介绍:“通过打造‘环境卫生示范路’标杆,以示范带动的方式辐射其他路段,稳步提升道路净化质量。截至目前,市主城区共有80条路段纳入‘环境卫生示范路’管理范围,其中包括60条主次干道、20条小街巷。”
垃圾中转站,是城市必不可少的环卫基础设施。
7月28日,安次区常青路附近的垃圾中转站正在有条不紊地运行,一辆小型垃圾清运车将周边小区、商业区的垃圾清运到这里,倒入庞大的垃圾压缩机中,工作人员调试设备后按下开关,一小车的垃圾被顺利“吞”下,并成功完成压缩。
这仅仅是市主城区垃圾清运工作的一个缩影。
据介绍,市环卫局清运管理处现有垃圾中转站89座,2013年1月开始逐步投入使用可容量更大、密封性更好的移动式垃圾压缩转运箱替代旧式垃圾箱,其通过压缩后可一次性装载垃圾8至10吨左右。截至目前,市区已有27座垃圾中转站使用这种移动式垃圾压缩转运箱。
先进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对提升城市品质必不可少。
11月26日,位于安次区东沽港镇得胜口砖厂静脉产业园施工现场热火朝天。
2019年6月,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项目全部完成,处理能力提升至1500吨/日,覆盖市区及广阳区、安次区、廊坊开发区全部农村,霸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于2019年9月投入使用,处理能力达到1200吨/日。目前,市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各县(市)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全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率达到50%以上。
此外,作为市重点民生工程、实事工程,静脉产业园项目正全力推进,囊括了多项垃圾处理终端设施,是闭合廊坊市垃圾处理链条的重要环节。目前,城区卫生填埋场、餐厨和粪便处理、医疗废物处理工程已进入全面施工阶段,预计今年年底竣工投入运营。
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城市环境不断优化……我市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用一把“美工刀”不断提升城市的“面子”和“里子”。
城市向上,我们向前。如今,廊坊城市建设步伐铿锵。
展望“十四五”,廊坊又将踏上追赶超越新的征程,新一轮的城市建设正气势恢宏地缓缓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