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频道 > 新闻发布厅

廊坊市政府新闻办:聚焦产业创新主题采访行新闻发布会

来源: 长城网  孙泽恒
2018-07-12 22:51:17
分享:

  【廊坊市科技局副局长董立峰】

  尊敬的新闻媒体记者朋友们,大家好!按照新闻发布会议议程,我代表市科技局从两个方面对我市科技创新开展情况作发布介绍。

  近年来,市科技局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科技创新的新部署、新要求,紧紧围绕加快建设美丽廊坊经济强市发展目标,集中力量抓环境、建平台、强主体、聚人才、促产业,为加快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一、主要工作成效

  支持创新创业生态更加优化。市委、市政府连续3年召开高规格的科技创新大会,出台以“1+4+N”为代表的支持科技创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30多项。2018年,又印发了《廊坊市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廊坊市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廊坊市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三个文件,发布了《廊坊市科技创新政策50条》、《廊坊市支持产业创新50条》、《国家、省支持企业研发活动50条》等支持科技创新系列政策,加大力度宣传,支持科技创新发展。

  推动企业创新主体迅速壮大。今年以来,全市新增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379家,总数达到6119家,增量全省第四;通过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231家,全省第二;新增科技小巨人企业24家,总数377家,增量全省第二。做强做优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培育服务机构,实现网格化、精细化、全程化服务,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318家。在精准服务重点科技型中小企业活动中,全市共帮扶230家,其中市级直接帮扶60家,县级帮扶170家。目前,所有230家帮扶企业的基本信息已从省政企服务直通信息化平台上进行了完善,各项帮扶工作正在积极开展。

  提升创新创业平台承载能力。全市企业研发机构总数达到498个,每年全市60%的专利申请来自研发平台,2015年以来累计开展科研项目9158项,通过技术创新新增产值610亿元,新增利税45亿元;集聚科技人员超过1万人。推动建设河北省OLED产业、煤基清洁能源、廊坊市机器人产业、廊坊市智慧环保生态产业、京津冀数据产业、京津冀虚拟现实VR协同创新等10余家产业技术研究院,承担重大科研项目149项,转化成果1112项,获得自主知识产权620项,其中发明专利290项,制订、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11项,成为技术创新源头和产业创新高地。支持华夏“太库”、宏泰“泰智会”等民营经济龙头企业先后在北京、上海、深圳以及美国、韩国、德国、芬兰等地建立35个域外创新创业平台,引进对接最新技术成果。全市建设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各类孵化平台119家,孵化面积超过150万平米,在孵企业和创业团队超过2000个。

  聚焦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积极搭建协同创新战略平台,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原则,采取政校企、校企、院企等多种合作方式,建设有利于京津科技资源聚集、新型产业落地和成果转化的协同创新基地,引进科技型企业和转化科技成果500个(项)。廊坊·中关村软件园人才与产业创新基地是由政府提供5万平米双创场地,中关村软件园以“带土移植”模式,植入中关村基因,精准聚焦“大智移云”高端产业,构建符合地域特色、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地标、创新创业新高地,2017年5月16日正式启用,目前已有百度、亚信、云基地等10家中关村企业及6家廊坊本土创新企业入驻。同时,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鼓励中介服务机构积极探索和利用京津科技资源、借鉴其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目前,我市已引进、成立各类科技服务机构50多家,2017年,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达31.6亿元,同比增长43.3%,其中40%来自京津。

  拓宽科技金融合作方式。一是财政投资基金规模迅速壮大。借鉴天津、深圳等先进地区经验,开展科技金融合作,实现科技经费从“资金”变“基金”,从“无偿支持”到“有偿使用”的转变。几年来,廊坊市市级财政在科技创新领域各类创业投资资金规模从3000万元扩大到近17亿元,直接或间接撬动社会资本投资近90亿元,先后支持大智移云、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领域企业100多家。二是建立科技金融专项资金。以市高科创投公司为依托,与建设银行、廊坊银行、邮储银行合作,使用2000万元科技金融专项资金设立“科技型企业贷款风险资金池”,用科技“小”资金撬动银行“大”资金,放大倍数撬动银行资本投向科技型企业,两年来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1.2亿元。积极开展专利质押贷款,2016、2017年两年促成7家企业与银行专利质押贷款融资2亿元,为企业提供专利权质押贷款补助资金140万元。三是引进域外基金。由科技部牵头、京津冀三省市参与组建的资金规模10亿元的“国投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注册我市,用于重点支持京津冀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激发科技创新改革动力。深化科技经费投入方式改革,将有限的科技资金向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创新载体、重点项目倾斜,改变单纯支持单体项目、单个企业,支持方式由“点对点”变为“全覆盖、普惠制”,由分散使用变为集中力量扶持重点。2015—2017年,全市科技经费累计投入18.49亿元,年均增幅达26.7%。2017年,仅市本级对创新主体的后补助经费,就由2016年的3700余万元快速增长到近9000万元。推动科技管理服务快捷透明,在省内率先实现科技计划管理系统、奖励评审系统在线管理,建设涵盖立项、审批、结题鉴定、奖励评审等各个环节的网上审批系统,实现全流程一体化网上办理,确保阳光操作、全程可控。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优化环境,营造科技创新发展新生态。以加快发展科技创新为抓手,进一步修改完善“1+4+N”创新政策,丰富和完善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引导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全市企业聚拢,形成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合力。依托创新创业平台、协同创新基地等,引进我市经济发展急需的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特别要引进一批带技术、带成果、带项目的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每年争取支持引进2个高层次产业创新创业团队和20名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英才。三年内,院士工作站争取达到40家。

  打造平台,构筑科技创新发展新高地。着力打造“创业导师+专业孵化+天使投资”的新型孵化模式,重点做大做强京津冀(廊坊)协同创新创业基地、京东work+、中信国安创客等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创新服务内容,提升专业服务民营企业的能力。力争三年内,全市孵化器发展到48家,众创空间52家,入孵民营企业和创业团队超过3000个;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超过6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9000家。支持鼓励具有研发条件的企业建设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加强与京津高校院所合作,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行业技术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壮大,在科研设备进口、人才引进、项目申报、财政资助、政府采购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三年内,市级以上研发平台新增50家,总量突破500家。

  搞好对接,破解科技创新发展新瓶颈。一是结合双创双服活动,着眼解决融资难、引进人才难、找技术难等问题。市科技局班子成员采取按县(市、区)分包的形式,划分“责任田”,每名班子成员负责协调解决所包县(市、区)经济创新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二是为企业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科银企对接活动,推动商业银行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融资服务。壮大创新创业投资资金和引导基金规模,以股权投资、科技信贷、投贷联动等方式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扩大科技创新券资金规模、服务功能和机构数量,加大对民营经济支持力度;实实在在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技术成果转让税收减免等创新支持政策。

  深化改革,激发科技创新发展新活力。凝练重点改革举措,“刀刃向内”推进科技计划管理、投入机制改革,将有限的科技资金向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倾斜,由分散使用变为集中力量重点扶持。推动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实现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建立“互联网+科技服务”新模式,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

  发布完毕,谢谢!

  廊坊市委外宣局局长、廊坊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汪国会

  下面,请市工信局副调研员贡金城介绍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工作的亮点和经验。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关键词:廊坊责任编辑:孙泽恒